前幾天和朋友們讨論餐飲業競争的常規套路,“薄利多銷”,想起了行業的白熱化市場。餐飲競争表現充分的區域是早餐,早餐店的核心産品是包子,于是引發本文的話題。
薄利多銷與早餐肉包子
“薄利多銷”的目的,包含兩個核心要素:利潤和銷量,商業運營的根本所在。老話說得好,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指的就是“薄利多銷”的意思,一種理想狀态。實際操作中,可以作為理想目标,做到的可能性不大。因為“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都想要,往往一樣也得不到,做事必然要有取有舍才行。
我們看餐飲業的“薄利多銷”怎麼推行的,就拿早餐店為例,單說肉餡小籠包子,怎麼做到賣得多還賺錢,又不影響客流量。也就是說,在多家包子鋪并存環境中,客人喜歡吃我家包子,說皮薄、餡多、味香、便宜。
這個評價反映的就是核心競争力,和别家相比,咱家包子賣相好,味料足,價格還便宜,“薄利多銷”要達到的就是這樣目的。至于能不能達到,怎樣達到,主要會出現三種情況:
早餐店肉包子的三種做法第一種,貨真料足。
肉包子是我們很廣譜的早餐之一,相當部分人去店裡堂食、打包帶走必點,吃到包子才算早餐完整。
早餐的包子,特點是量大上貨快,所以不是酒店的包子那麼講究。淩晨起來和面,收拾備好餡料,天亮前包好上籠開蒸,開門後就邊包邊蒸邊賣,上午10點前再也停不下來。
肉餡小籠包子,調餡高度程序化,豬肉是核心材料。我知道的一位良心攤主,他的小籠包不僅用好肉,量還足,客戶多,大部分是老熟人,就是不大賺錢。也不是不賺錢,和周邊其他早餐店比,少賺好多而已。他的包子餡,用肉量的标準,一斤肉調制的餡做包子7籠,每籠8個,4塊錢一籠。他這個用肉量和包子大小、售價,比較有代表性,以此為例算個賬(概算不是精算):
豬肉價格不能以市場某一時段算,譬如現在是30元一斤。都知道包子鋪不會用後腿五花之類的優質肉,自己有買肉的渠道。假如用便宜一半的肉,按15元/斤計算,面、料5元,人工和所有費用5元,總計25元,賣28元,淨賺3元。一天按100斤豬肉的包子銷量,賺300元。
第二種,降低肉的質量。
豬肉做包子餡,除了肉丁狀态的餡料,若是打成肉泥,行家都難以分清楚好肉賴肉。所以早餐包子鋪,無一例外都是肉泥餡料,沒有一份肉丁餡料的。
這樣一來,肉都是肉,什麼部位的肉,絞成泥前是什麼形狀,誰也分不清。但有一個共性,都是豬肉,起碼豬肉的味道。那麼,在能吃的豬肉裡面,也就是說不是明顯的問題豬肉,諸如變質發臭,調餡也壓不住的之外,都算是合格材料。當然避免不了親豬肉、病豬肉,肉鋪賣剩的筋頭肉末算是好的,還是健康豬肉剔除下來的。
這些肉,還是一斤包7籠,賣4塊錢一籠,就不止賺3塊錢。按照上面的算賬口徑,如果肉不是15塊一斤,而是10塊一斤,那就一斤肉的包子賺8塊,100斤肉的包子賺800塊錢。如果是5塊一斤的肉,一斤肉的包子賺13塊錢,100斤肉的包子賺1300元。
業内人知道,這樣質量的包子,目前還算是良心貨,料足分量夠。用的還不是問題肉,即便有也很少。
第三種,降質降價。
這種包子屬于典型的“薄利多銷”。表現在同行同類産品上,分量不怎麼減,減了也看着不那麼顯眼,也就小一點點。突出的是降價,比同行賣得便宜。你們都4塊錢一籠,我3.5元一籠,要不就3元一籠,降價幅度25%!有朋友今早還在這裡納悶,說早餐店标配胡辣湯和水煎包,我自己做的水煎包成本都要1塊錢一個,還是材料成本,人工、配菜、味料什麼的都沒算進去。可是我買到的居然1塊錢2個,這麼低價應該虧本啊,難不成單靠胡辣湯給賺回來?
其實早餐店這樣産品價格并不稀奇,很正常,水餃包和小籠包相比,因為外層有煎出的焦香部分,代替了部分的餡料。也就是說,水煎包用餡要比小籠包少,一般的少一倍,質量也更虛。這裡不說水煎包,還接着前面的話頭說小籠包。外面吃早餐的人們有個共性,不論你身家多少,都在乎買早餐的幾塊幾毛錢。所以早餐産品,10%的價格浮動就很見效,别說下浮25%了。一籠便宜1塊錢,又都是經常光顧的早點鋪,包子也小不多少,買的人就多了,這就達到“薄利多銷”目的。
再看這個降價的根據。前面第二種的做法,一斤肉5塊錢,包的包子賺13塊錢。如果把肉餡稀釋到兩倍,實際用肉減少到2.5元,那麼,降價的一塊錢就省出來了。這個賬算得來:肉2.5元,面、料和所有費用10元,總成本12.5元,賣21元(7籠×3元),淨賺8.5元。合起來,還是一斤肉的餡,賺了17元,看着降價,實際多賺了。
稀釋肉餡的辦法很簡單,粉條為主,再有蘿蔔藕芹菜等蔬菜,添加到體積擴大一倍以上就是。一斤肉餡變成兩斤肉餡,或者更多。這樣做的便利條件是,肉被打成泥,具有稀釋的條件,加進粉條或蔬菜後,隻要有肉味就行,算肉餡。如果肉味不夠,現成的肉味香精,兌裡面去比真肉還香。
我們在早餐店吃到的肉包子綜上所述,我們再做進一步概算,哪種包子餡合算,就是說,平日裡做包子賣,應該怎麼買肉,買什麼肉;應該怎麼調餡,純肉餡還是肉菜餡;做多大的包子。等等。
在包子餡之外的面、料和其他各項投入既定情況下,因為這些投入條件基本不變,可以視作常量。那麼,第一種用好肉。當然也不算是“好肉”,隻是成大塊的整裝肉,投入15元掙3元;第二種是零碎肉,投入5元掙13元;第三種是零碎肉加菜,投入2.5元掙8.5元。
我們再看三種肉餡做法的利潤率,分别為20%、260%和340%,這組數據,在餐飲行業内可以認為,第一種“虧本”,因為基本不掙錢,市場規則是“不掙錢即虧本”。第二種是良心做法,第三種是常規做法。
這就知道我們吃包子,除了有名堂的包子,譬如開封的灌湯包,天津狗不理包子,還有其他知名老牌肉包子,是純肉餡之外,其他的隻要便宜,肉價都不到的,全都不是純肉餡。包括餃子餡、肉餅餡。幾塊一袋的芹菜肉餃子、荠菜肉餃子什麼的,确定有肉,不說什麼質量的肉,比例一定很少,能看得見、有肉味就是了。
降低成本,該怎麼做?
早餐店的生存條件很緊張,高房租占了大頭,生意差點的話,就等于給房東幹了,自己白幹。肉價也居高不下,顧客還吵着貴了。兩頭擠兌,中間難受。所以靠降低成本維持包子低價,成了從業者的必然選擇,沒其他好辦法。
我們經常和早餐店主、肉鋪老闆,包括批發市場有溝通,認為還是有比較好的辦法,能有效控制成本,做到“平價不降質”。這樣才能更好地維持住老顧客,發展新客戶,甚至能把自己的早餐店做出牌子,起碼地方名牌。辦法還是老辦法,保質保量,貨真價實。分享三個主要思路:
第一個,建立自己的豬肉儲備。
不論店大店小,隻要每天能賣到100籠以上,都應該有自己的豬肉儲備。儲備方法上,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或者叫做“資源優勢”,靈活多樣。我們常見的是包子店和賣肉鋪的合作關系,賣肉的把客戶挑剩的囊膪肥膘、筋頭肉腦什麼的,隻要是豬肉上割下來,賣不掉的,統統收集一起,打成肉泥。然後以低于好肉幾倍的價格,賣給合作早點店,雙方皆大歡喜。
這種合作就是“豬肉儲備”方式之一。生意大的,有固定的進貨渠道,有儲存方式,有指定肉品。譬如現在的豬肉30元一斤,他們儲存的肉會是10幾元,而且依然有低價進貨,并且可随時進貨。這些做法就一個目的,用着方便,價格壓到盡可能的低位。很多餐飲店都是這樣做的,這裡隻提供一個思路,就是說,不論生意大小,以建立豬肉儲備的路子去做,豬肉的價位不會高了,起碼不至于随行就市的波動。成本自然降下來,尤其是新入行的業主,擁有這個觀念很重要。
第二個,穩住或減少房租。
早餐店成本兩大塊,第一是肉,第二是房租。肉要每天買,房租每月繳,都是硬性支出。房租的難題突出表現兩點:一是地段越好房租越高;再個是不斷上漲。早餐生意還要湊上好地段,圖個人多好做生意。不過在實際操作中,一樣有辦法盡量減少這部分投入,說三點主要的:
一是簽訂長期合約,如果你就沒有長期做下去的想法,那就隻能掏高房租;二是充分利用租房面積。如今市場管理有松動,臨街店面在環境允許情況下,可以把生意擺出門外。這樣一來,營業面積自然得到擴大,而且紮眼,便于擴大影響;三是生意做好了,并不一定要好地段,各地都有名吃店藏在背街陋巷。所以,隻要包子做得好,不怕陋巷無人來。
第三個,端正從業理念。
這個都知道,都會說,不一定能做到。道理真的好簡單,好好做包子,人們都喜歡了,來買來吃,錢自然賺到。如果老想着怎麼賺錢,去搞偷工減料,就沒人買你的,最終賺不到錢。這就是老話說的,“想錢人是混賬人”,隻想着賺錢就容易丢棄初心,不忘初心才能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