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說水浒》第141期(文/焦目)
喜歡看清宮劇的朋友都知道,太監、婢女或者大臣,在回應主子時,常常要小聲說一個“嗻”或者“喳”。這個“嗻”或者“喳”是一種禮節,表示“收到,得令”的意思,主子說完話時,必須要回應。這種回應,其實隻有清朝才有,而且根據溥儀《我的前半生》記載,當時隻用“嗻”,根本不用“喳”。
至于漢人,也用這樣的禮儀,不過不是用“嗻”,而是“喏”。這一點,喜歡看秦漢時期影視劇的人應該知道,比如三國,武将在回應主公時,常常就會說“喏”。
但是看了水浒會發現,下級人物在回應或者拜見上級時常常是“唱喏”。比如鄭屠剛見到魯達時,就連忙出來唱喏,還要說一聲“提轄恕罪”;林沖在柴進的莊子裡見到洪教頭時,也是連忙唱喏,說一句“林沖謹參”;孟州的牢營中,衆囚犯見着小管營施恩時,一齊都來唱喏;而宋江為招安之事見宿元景宿太尉,不但唱喏,還要躬身下拜。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秦漢時期,明明隻要回應一個“喏”;為何到了水浒中,人們要“唱喏”,“唱喏”又是什麼意思呢?
這得從古人“唱喏”說起
中國是禮儀之邦,從三千年前的《周禮》開始,周天子就喂人們日常生活制定了禮儀,大到參拜官員皇帝,小到吃飯洗澡用什麼毛巾,這些都有規定。我們現在人見面要握手、打招呼、問好,比如“吃了嗎”“近來如何”等。不過,握手是近代從西方傳入的,這一點要注意。
類似的禮儀,在古代也有,古代人們見面的禮儀是作揖。作揖的過程是先舉手,雙手伸掌并攏,大拇指向上,手的位置與心齊平,然後躬身下拜,頭彎到手的位置,最後再直起身子,整個過程并不說話。
拜最早隻是彎腰,後來發展為下跪磕頭并且腦袋要碰到地。
從東晉開始,人們在打招呼的時候,不但要作揖,還要發聲說話,說的就是“喏”字。這個說出“喏”的過程就叫“唱喏”。隻有江左的王氏才會用這種禮儀,當時有個著名的和尚支道林,他去拜見王氏時,看到這種禮儀很莫名其妙。人家問他看到了什麼,他還說“就看到一群烏鴉在啞啞亂叫喚”。
古之所謂揖,但舉手而已,今所謂喏,乃始于江左諸王。方其時,惟王氏子弟為之。——陸遊《老學庵筆記》
後來,這種禮儀逐漸被推廣,到唐朝時,基本上已經普及,但唱喏之禮最為普遍的還是在宋朝。這可能跟經濟文化有關,畢竟“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廪實而知禮節”嘛。兩宋時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農工商,人們都會唱喏。北宋皇帝閱兵時,開幕式會敲梆子,敲第一聲和最後一聲(一共四聲)時,全場士兵都要一起唱喏,非常震撼,這個事兒在周密的《武林舊事》中有記載。
由于唱喏之風盛行,連周邊的契丹、女真等少數民族也被漢化,他們中的上層人也會拱手唱喏,不過老百姓依舊隻是作揖。
除了“唱喏”,水浒中還有“肥喏”“大喏”。
其實“肥喏”就是“大喏”,就是在作揖下拜時,用洪亮的聲音,把“喏”字有節奏地拖長,這是比普通唱喏更為恭敬的大禮,一般是下級武将所用,或用于拜見至親尊者,當然也可以用來引人注意。
比如水浒中,西門慶被潘金蓮失手掉下的竹竿打到了頭,他本想罵人,但一見潘金蓮的美貌,立刻不生氣了,反而唱了個肥喏。其實本該是潘金蓮道歉唱喏,西門慶之所以如此,就是看中了潘金蓮的美貌,所以反其道為之,也是要引起潘金蓮的注意。這就屬于水浒的細節了,看懂了才能更好地理解原著。
但是,“唱喏”的禮儀到了原創便被廢除了,所以明朝時人們就搞不清了。西遊記中,作者就把唱喏理解為作揖了。到了清朝,大家就更不懂了,小說中幹脆不出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