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清明節的傳統風俗習慣
清明節的傳統風俗習慣
更新时间:2025-04-05 19:40:12

清明節的傳統風俗習慣?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四大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在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人們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帶上水果食品、紙錢等物品來到墓地,将供品擺放在墓地前面,将紙錢焚化,為墳墓添一些新土,然後再在墓前磕頭祭拜,就可以收拾供品打道回府了,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清明節的傳統風俗習慣?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的傳統風俗習慣(清明節的傳統風俗習慣介紹)1

清明節的傳統風俗習慣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四大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在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人們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帶上水果食品、紙錢等物品來到墓地,将供品擺放在墓地前面,将紙錢焚化,為墳墓添一些新土,然後再在墓前磕頭祭拜,就可以收拾供品打道回府了。

楊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風中搖曳的楊柳,總能給人一種欣欣向榮、朝氣蓬勃的感覺。自漢朝以來,人們就逐漸形成了折柳贈别的習俗,借此互祝平安,因“柳”與“留”諧音,所以也取戀戀不舍、盡情挽留之意。同時希望離别的親友,到了他鄉也如離枝的柳條,能夠很快地生根發芽,随處存活,這些都寄托着對親友的美好祝福之情。

清明節蕩秋千的習俗由來已久,曆史相對古老,最早叫做千秋,後來為了避免某些方面的忌諱,才改為秋千。最早的秋千一般都是以樹枝為架,然後再拴上彩帶。後來逐漸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闆做成的秋千。蕩秋千的習俗傳承至今,深受人們喜愛,不僅能鍛煉身體,也可以借此鍛煉自己的勇氣。

拔河的運動起源于春秋後期,開始是在軍隊中盛行,當時叫“牽鈎”、“鈎強”,後來流傳到民間,到唐朝時期開始稱為“拔河”。拔河就是人數相等的雙方對拉一根比較粗的繩子,将對方拉出河界,就算獲勝。唐玄宗時期曾經在清明節時期舉行大型的拔河比賽,後來就逐漸演變成清明節的民間習俗了。

蹴鞠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活動,起源于戰國時代,蹴鞠就是指一種古老的皮球,球面是用皮革做成,裡面用羽毛填充。蹴鞠運動是古代清明節時期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遊戲,到了漢代,蹴鞠就已經成為一項非常專業化的運動。到了唐宋,蹴鞠的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成為一種大型活動,在宮廷内,經常有數百人參加。《水浒傳》裡的高俅,就是一位蹴鞠高手,正因為他球技高超,才深得宋徽宗賞識,一路平步青雲。

踏青也稱作春遊,古時也叫探春、尋春等等。清明時節,春回大地,陽光明媚,萬物複蘇,人間處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踏青的大好時光。踏青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宋代,踏青之風最為盛行,一直相傳至今。

清明節吃雞蛋的習俗,也有幾千年的曆史了,古人将各種禽蛋如雞蛋、鴨蛋、鳥蛋等煮熟後塗上各種顔色,稱為“五彩蛋”,他們把這些五彩蛋投到河水裡,順水沖下,等在下遊的人們就争先搶撈,認為吃了以後,就可以孕育生子。後來人們在清明節時期吃雞蛋,象征一家團圓,也有民間傳說清明節吃了雞蛋,一整年身體都會好,就如同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一樣,都是一種節日食品。

清明時節人們喜歡蒸發糕吃,發糕由黏米碾成米漿蒸熟做成,發糕重要的不少好吃不好吃,而是看蒸得夠不夠“發”、夠不夠“高”,用來寄托“發财”、“高升”的美好願望。

青團是江南一帶的小吃,是清明節最有節日特色的食品。它是将一種清明節前後才有的艾草,打出汁拌進糯米粉裡,然後做成團子,因為做出的團子呈碧綠色,所以取名青團。

在浙江部分地區,至今還保留着兒女親家互送麻糍的習俗。在古代,男女聯姻後,往往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才會正式嫁娶,也是為了便于雙方互相考察,畢竟結婚是人生的大事。兒女親家互送麻糍,就是在嫁娶前的一種禮儀,男方一般在清明節前給女方送去麻糍,意思就是下一個清明節前就要來迎娶新媳婦過門了。等女兒出嫁後,女方家的父母,又要在清明節前給男方家送去麻糍,意思是祝福小兩口日子過得糯滋滋、甜絲絲,幸福美滿。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小寒養生 小寒節氣養生攻略
小寒養生 小寒節氣養生攻略
小寒作為中國人的我們肯定都很知道,它屬于我們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但你知道小寒這個節氣需要怎麼養生嗎?小編猜想肯定很多人都不知道吧。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小寒養生的知識。為大家做一個小寒養生攻略。目錄1、小寒時節的起居養生2、小寒養生應當養精蓄銳3、小寒養生的科學方法4、小寒節氣防病養生...
2025-04-05
小寒養生 小寒進補找到适合自己的補法
小寒養生 小寒進補找到适合自己的補法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更是幹支曆子月的結束以及醜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月5-7日之間,太陽位于黃經285°。對于中國而言,小寒标志着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據中國的氣象資料,小寒是氣溫最低的節氣,隻有少數年份的大寒氣溫低于小寒的。小寒養生因人而異祖國醫學認為,寒為冬季...
2025-04-05
什麼是女子九善?善良的女子面相詳解
什麼是女子九善?善良的女子面相詳解
所謂“女子九善”,是中華傳統面相學中評判女子面相的一個重要的标準。古人對于“女子九善”的面相有“女人有此九善,為邑封之貴也。”的重要評價。可想而知其對于面相學的重要所在,以下,我就從每一“善”向大家詳細介...
2025-04-05
小滿養生 8款養生粥給你的健康增色
小滿養生 8款養生粥給你的健康增色
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了,這意味着夏季的真正的到來,所以要學會養生了,夏季養生要注意很多,那麼小滿養生要怎樣呢?今天作文庫知識百科小編給大家推薦8款養生粥,讓你小滿過得滋潤。養生粥的養生效果是非常好,健脾養胃,很多人也都喜歡喝粥。小滿節氣喝什麼粥?小滿節氣,天氣熱起來,人容易沒有食欲,調胃口應以清淡...
2025-04-05
骨相圖解:伏犀骨
骨相圖解:伏犀骨
骨相學:朝天伏犀骨、巨鳌伏犀骨、武庫伏犀骨的骨相圖解。骨相圖解:朝天伏犀骨1、朝天伏犀骨由上圖所示,朝天伏犀骨上至百會穴的頂部,下至中正之部,兩側周邊城,直上入鬓曲,下達眉尾之福堂,形成一顆方形的印,又名方伏犀骨。主大富大貴,大名大壽。可享帝王之福,最次也是将相之才,省長、部長的材料。主人尤其英明神...
2025-04-05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