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大家分享了我組裝的Z690主闆 12代酷睿處理器的主機,因為當時配件不是太齊全,所以裝機時選擇了開放式的平台,看起來是比較醜的,估計很多人不太能夠接受這種全開放式的主機。正好最近入手了酷冷至尊的HAF 500機箱和P360炎神水冷散熱器,可以正兒八經地來一次正式裝機了。
先上一張成品作業,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可以繼續往下閱讀我的這次裝機過程。
主闆
主闆仍然是上次的裝機主角微星MPG Z690 CARBON WIFI 暗黑主闆。外觀采用了全黑化的風格,黑色PCB闆 大面積的黑色散熱片。這些散熱片對于芯片組、硬盤以及供電部位提供了比較強的散熱支援,保證在高負載運行的時候整個系統保持穩定工作。
CPU底座的兩側是密密麻麻的供電元件,細數一下總計提供了20(18 1 1)相供電。MPG系列主闆屬于微星旗下定位中高端的主闆,用戶一般會搭配i7/i9級别的處理器。為了保證處理器穩定運行,必須有足夠的供電電路支撐。從主闆上兩個雙8針電源連接器也能看出對供電的重視。
這次微星的Z690暗黑主闆非常殘暴地提供了5個NVMe硬盤插槽,這數量甚至快要追平主闆上6個SATA硬盤接口了。對于手裡NVMe固态硬盤比較充足的小夥伴算是滿滿的福利了。
Z690相比上代Z590主闆在規格上的升級沒有采用擠牙膏的策略,直接給出了PCIe 5.0和DDR5内存的支持,這步子一下邁得太大了,有種從小康奔向共産主義的感覺。不過目前市面上貌似還沒有支持PCIe 5.0的顯卡,隻有DDR5内存在人品爆發的情況下還有機會嘗嘗鮮。
12代酷睿處理器更換了1700針腳,LGA 1700 的CPU底座無論從形狀還是針腳數量上都已經不支持前面幾代的CPU了,所以這次裝機屬于斷代式的跨越。CPU、内存、主闆都是全新的規格,全新的形式,就像是一座豪華的宮殿,門口豎着一塊侮辱人的牌子“老用戶與狗不得入内”。
CPU
我前一篇的評測結論是12代酷睿處理器非常非常香,事實也确實如此。12代的i7-12700K在性能上已經完全碾壓11代的i9-11900K,但是功耗和散熱卻要溫柔的多。
關于12代酷睿的性能網上有很多詳細的評測,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可以自行搜索一下,我這篇裝機分享就不過多涉及性能的測試。
内存
這次裝機的内存使用的是兩條阿斯加特Asgard 阿薩戰士,16GB×2套裝,頻率4800MHz。關于DDR5内存給我的印象可以簡單總結成:貴、難買、性能有待提升。也許是DDR5内存顆粒産能有限,技術壁壘比較高,我看了一下各家廠商的DDR5内存價格普遍都非常高。一條16GB容量的DDR5内存基本都要賣到千元以上的價格。
阿斯加特作為國産内存品牌,一向都是以高性價比為主打方向。正是因為國産内存品牌的崛起才真正把那些國際大牌的嚣張氣焰打下去。自從國産品牌的内存賣爆以後你看哪個内存廠商着過火,淹過水?
現在國産内存的設計也是越來越有範兒,造型和氣質不輸那些國際大牌。以這套阿薩戰士為例,除了采用金屬馬甲增強内存的散熱能力之外,還加入了RGB元素,并且這套RGB燈的造型并不俗氣,比較耐看。
這套内存的時序規格為40-40-40-76,默認頻率運行在4800MHz,顆粒使用的是美光顆粒,目前市面上很多DDR5内存都是采用基本相同的方案。在AIDA64中讀寫速度分别為38GB/s和32GB/s。這樣的數據目前和一些能超頻的DDR4内存相比還沒有拉開太大差距,相信随着DDR5内存顆粒的不斷更新,無論是頻率還是帶寬性能還會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硬盤
Z690在PCIe的規格上已經升級到了5.0,但是目前市面上大部分NVMe固态硬盤還是以PCie3.0規格為主,想要體驗更快的速度隻有上4.0的硬盤。這次裝機使用的是一塊1TB容量的雷克沙NM800固态硬盤。官方宣稱的讀取速度為7400MB/s。但是因為intel平台先天不足,最高隻能跑到7100MB/s左右,要想發揮它的全部實力隻能在AMD主闆上才能火力全開。
NM800是目前雷克沙硬盤裡速度最快的一款,除了7400MB/s的讀取速度,寫入速度也可以達到5800MB/s,這樣的數據在PCIe 4.0硬盤裡屬于比較靠前的,性價比要明顯高于三星這些國際大廠。這款硬盤支持NVMe 1.4協議,1TB的容量拿來做系統盤估計很難有用滿的一天。
關于這款硬盤的顆粒以及主控我沒有撕掉标簽去驗證,不過網上一些文章提到這款硬盤貌似采用了雷克沙自己封裝的美光顆粒,主控采用了比較少見的英韌的主控方案。
CrystalDiskMask測出的順序讀取速度約為7133MB/s,順序寫入速度約為5500MB/s,比官方宣稱是數據有幾百兆的出入,不過這都是intel平台的鍋。稍後我會在AMD平台上再次測試這款硬盤的性能,也許會單獨出一篇圖文分享給大家。
除了使用NM800做系統盤之外,我的倉庫盤選擇了一塊容量為1TB的英睿達Crucial MX500固态硬盤。這款硬盤采用了金屬殼體,手感是非常細膩的,金屬外殼對于散熱也更有利。
MX500是一款标準的2.5英寸SATA硬盤,官方宣稱的讀取速度為560MB/s,寫入速度為510MB/s。和機械硬盤相比MX500的讀寫速度更快,但是換算成每GB容量的價格肯定沒有機械硬盤便宜。到底選擇使用固态硬盤做倉庫盤還是使用機械硬盤做倉庫盤就看各位自己的選擇了。
這款硬盤在出廠的時候還提供了支架,可以适應更多的設備。其實我感覺更适合拿來給筆記本升級,不論是做系統盤還是倉庫盤都很實用。
使用測速軟件分别測試1GB和64GB大小的數據包,順序讀取速度都在560MB/s以上,順序寫入速度都在510MB/s以上,和官方宣稱的數據一緻。
散熱
12代酷睿改了針腳數量,改了CPU底座,很多廠商的散熱方案也必須重新設計才能支持LGA 1700插槽。12代酷睿處理器在性能上的提升是非常巨大的,随之而來的就是不得不重視的散熱問題。以我的12700K為例,想要穩穩地壓住它的熱量360水冷是必不可少的。最近酷冷至尊上市的P360炎神就是專門為12代酷睿做過優化的。包裝上intel認證的貼紙就能很好地說明。
P360炎神的水冷頭采用了全銅材質,表面經過了細緻地打磨,這樣可以保證和CPU頂蓋更好地接觸,快速傳導熱量。
為了提高水泵的使用壽命,冷頭内的軸心采用了更耐磨的陶瓷材質。在流量和噪音兩方面做得比較均衡,在風扇聲音的掩蓋下基本上是聽不到水泵發出的任何聲音。現在沒有RGB燈都不好意思拿來裝機,所以酷冷至尊把RGB燈也塞到了冷頭上。不過相比而言這款冷頭上的RGB燈還不算張揚,隻在頂蓋一圈以及酷冷至尊的logo上加入了燈效。
以我的體驗來看要想壓住12700K和更高級别的CPU,360規格的水冷應該是最低配置。P360炎神的三把風扇采用了7扇葉設計,可以提供最高約72CFM的風量。比較有特色的地方是扇葉最外沿連接成一個整體,相信對于提升風量應該也是有幫助的。
360mm的冷排能提供更大的散熱面積,在單位時間内可以把更多熱量傳遞出去,減少熱量在CPU内的堆積。
相比冷頭上低調的燈光,冷排上的3把120mm風扇在燈光上就要暴力一些了。RGB燈效可以通過水冷套件的控制器進行調節,也可以在支持的主闆上開啟燈光同步。
機箱
對于用戶來說機箱是一台主機的門面,機箱好不好看主要就靠機箱的造型。同時,一台機箱設計的合不合理會影響到裝機的效率,甚至也會影響用戶在使用時候的體驗。
我入手的是一套白色的HAF500機箱,貌似是酷冷至尊重啟HAF系列機箱的新品。白色的顔值和我的桌面非常搭,如果再加上一套白色的主闆、水冷裝一套純白的主機視覺效果應該更好。這套機箱最讓人難忘的就是它前面闆上的兩把碩大的風扇,這種20cm規格的風扇在其他機箱上是非常少見的。
拆掉前面闆以後可以看到這兩把大風扇很搶眼,白色的支架和半透明的扇葉給顔值加了不少分。
機箱面闆的I/O接口設計在機箱頂部,比較适合機箱擺放在地面的時候使用。如果放在桌面上,每次插拔設備都要起身,是比較麻煩的。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到機箱前面闆上大面積鋪設了镂空的金屬網,增加進氣量。這套機箱在四周開設了大量的散熱孔,目的就是提高散熱效率。
機箱背部的PCI擋闆竟然是黑色的,這點估計有人會吐槽的。機箱四周都采用了白色(包括側透的玻璃面闆四周也做了塗白處理),把PCI擋闆弄成白色也不是什麼難事,成本上也基本相差不大。建議再後續的改款中能把顔色統一一下。
機箱底部電源倉的位置同樣開了大量的散熱孔,并有可以抽拉的防塵網做了防護。
這款機箱在内部有個比較有意思的設計,就是硬盤倉上方的一把風扇,在松掉螺絲以後可以在90度的範圍内調節俯仰的角度,這樣的設計我還是第一次見到。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調節機箱内氣流的走向,對于建立合理的風道應該有一定的幫助。不過這把風扇并不是RGB風扇,如果能加上一些燈光元素就更拉風了。
電源倉采用了半封閉設計,可以給電源留出相對獨立的空間。不過在安裝電源的時候需要拆掉電源倉的擋闆,這多少增加了一些裝機的步驟,略顯繁瑣了一些。
機箱背部預留了兩個2.5寸硬盤位,和前面的兩個3.5寸硬盤位合計提供了4塊硬盤的安裝空間。
機箱裡的理線應該是讓很多人頭疼的問題,除非使用定制的線纜,不然很難把線走得很漂亮。上圖是我最後裝機完成後的走線情況,我已經使用了洪荒之力才把線走得看起來更舒服一點。
以為12700K自帶核顯,所以這次的裝機沒有使用獨立顯卡,不夠這樣機箱内部看起來更清爽。使用12700K自帶的顯卡用來應付辦公和4K視頻播放是綽綽有餘的。而且現在顯卡價位那麼高,根本不是入手的好時候,如果不是玩遊戲核顯可以先拿來救救急。
12代酷睿和Z690主闆相對于老平台的變化是非常大的,很多配件都采用了全新的形式。要想在新平台上把各個硬件的性能全部發揮出來,需要根據硬件的特性做出細緻的挑選。例如高端處理器一定要選擇性能強的散熱器,硬盤和内存國産貨比起外國大牌并不差。總之在裝機的時候盡可能讓硬件之間更均衡,在保證預算的前提下把錢都花在刀刃上(土豪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