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期,我們分别站在湖北省内、中西部非省會城市的角度,從各方面經濟指數和地方特色産業對襄陽進行了一個分析,從而得知襄陽與其對标城市的差距。今天我們向東去看看,襄陽與長三角地區的幾個對标城市的差距又在哪裡呢?
2022上半年,鹽城與台州在GDP總量上都超出襄陽不少,而且2022年百強城市排名中,鹽城和台州的名次沒有改變,而襄陽從去年的48名到今年的51名。從上圖數據可以看出,襄陽雖然在増數和增量上,稍微比鹽城、台州高,但是GDP總量始終沒有超過鹽城台州。
這差距是在哪裡呢?現在讓我們來從往年數據和地區特色産業來分析一下。
01“鹽之有味”打造現代産業集群
我們先來說說鹽城,位于江蘇省中部沿海地帶,經濟實力在省内排名中等,全國百強中排名中等偏上。2021年實現生産總值6617.4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第一産業實現增加值735.8億元,比上年增長3.5%;第二産業實現增加值2686.1億元,比上年增長8.1%;第三産業實現增加值3195.5億元,比上年增長8.2%。
鹽城城市構建落實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江蘇沿海高質量發展戰略,形成“一核、一極、三帶”的空間結構。
鹽城各區域主導産業分布
國家級開發區及省級開發區(園區)主導産業分布:
構建“一帶四區多點”的農業空間格局。
鹽城聚焦于打造“四大主導 現代農業”的産業發展格局,以汽車、鋼鐵、新能源和電子信息為四大主導産業,産業規上工業産值占全部規上工業産值的一半以上。
02民企引流“小上海”,布局科創新型産業
再來看看浙江台州,其經濟運行穩中有進。2021年全市實現生産總值5786.1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3%。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303.94億元,增長2.0%;第二産業增加值2543.01億元,增長9.3%;第三産業增加值2939.24億元,增長8.1%。
作為股份合作經濟發源地的台州,在競争日益激烈的長三角位置相對邊緣,區位優勢并不明顯,但呈現出民營經濟發達、制造業基礎紮實的顯著特征,并且通過加強跨區域協同補短闆、鍛長闆,在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實招多、成效顯。
台州各區域主導産業如下圖所示:
以“制造之都”著稱的台州有31.2%的企業從事制造業,其中94.2%為民營企業。
從行業大類來看,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汽車制造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專用設備制造業等是台州在長三角城市範圍内民營企業集聚的優勢行業。
目前台州已形成百億級産業集群21個,國家級産業基地68個,重點培育汽車、醫藥健康、智能縫制設備、高端磨具、泵與電機、航空航天、智能家居等現代産業集群,是長三角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
以吉利集團、傑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為跨境并購的成功典型代表,累計完成54起海外并購,并且市政府鼓勵企業通過海外并購邁向産業鍊、價值鍊中高端。
産學研聯動方面,在上海、杭州、武漢等高校資源豐富的大城市以及海外建立研發中心,實現“研發在外地、轉化在本地”。台州已累計建成長三角“科創飛地”14個,并吸引多個高校院所在台州建立研發平台和轉化基地,在技術研發方面賦能小微企業。
03三産齊鳴,科技 平台助力襄陽聚合發展
最後來聊聊襄陽,作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産業呈現“8 8 8”的布局體系,構建産業發展相對集中集約、産城融合良好的“一核引領、三帶突破、軸向集聚”的高質量發展産業空間格局。
市産業整體規劃布局體系:“8 8 8”的布局體系
襄陽着力發展壯大實體經濟為目标,以産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提質增效,着力提高供給質量和擴大内需,實現在更大範圍、更高層級集聚配置要素資源,增強對接世界、服務全國、帶動區域的能力,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
各區域重點産業分布如下:
襄陽市龍頭企業情況一覽如下:
總體來講,鹽城主攻先進金屬材料産業,積極發展新材料産業,突破裝備制造産業,重抓綜合能源産業,做大現代物流産業,培育海洋生物産業;台州市場有活力,民企“小而美”,制造業發達,配套産業門類齊全,企業家精神濃厚,科技創新投入更下功夫。
這兩城市在特色經濟闆塊都是領先襄陽。而襄陽為落實省級戰略,未來三年,襄陽市将重點發展13條先進制造業産業鍊,上半年新簽約工業項目484個,七成是“一個龍頭、六大支柱”産業項目,優化産業融合、資源整合、産品創新,襄陽“文旅 ”模式呈現,文化旅遊名城及全國交通樞紐城市等定位,讓襄陽在國家戰略中處于相對比較好的地位,未來發展可期。
策劃:姜宗俊
審核:姜宗俊
執行:劉炎
編輯:劉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