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剪的方法一般有兩個:一個是促進型修剪;一個是抑制性修剪。
2、言下之意就是為促進其生長旺盛而做的修剪。一般多用于定幹,主枝的回縮和側枝的形成,還有枝組的更新等。這些修剪多采用中截或重截。例如,才栽下的花椒苗的定幹。一般許多人不在意下剪部位和剪口下芽體方位。包括主枝頭的發展方向,就取決于剪口下芽的方向。像這些芽,都希望旺長,因此在下剪時一定要在第一個芽的上方留一公分左右下剪,才能确保第一個芽體養分不散失而健康生長。有的人5下剪離芽太近,或剪個斜口,緻使剪口散失水分而使頂芽弱化,達不到預期修剪的目的。反倒事與願違。留一公分木樁的原因就是剪口散失水分而不影響芽體營養,給芽形成一個保護體。再輔助用人造樹皮或甲基硫菌靈封剪口。才能達到第一個芽健康旺盛生長。
3、目的就是叫剪口下的芽體生長緩慢,促進芽體生長出的枝弱化,利于結果成型。這種方法多用于強旺枝或枝組的輪換,還有背上直立枝的更換,以達到枝和枝組的合理布局。像這種情況,一般多采用斜口修剪。加大創傷面,損耗水分養分供應而使芽體生長弱化。
4、一般芽體結構屬于“山”字形,如同攥着的拳頭,中指如芽孢體的主頭,不受外界因素影響的話,就自然生長成一個枝,如果主芽苞受凍或受損,其他兩個側芽苞就會萌發成枝,一般為弱枝。這就是我經常講的“羊角枝”,如羊的兩個角。尤其芽體受凍後表現特别顯著。因此,我們正是因為他的這個特征,利用斜口可選擇性的讓其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