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全球首款甲醇混合動力轎車——吉利第4代帝豪醇電混動轎車在貴陽正式上市,醇行版售價12.98萬元。該車搭載了全新一代1.8L醇電混動發動機和混動電驅變速器,百公裡醇耗9.2L,每公裡用車成本不到3毛錢,号稱是同級最節能、最低碳、最經濟的混動轎車。
紅星資本局了解到,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目前僅有吉利汽車(00175.HK)等個别車企還堅持研發推廣甲醇汽車。甲醇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細分種類之一,并無公開的市場銷量,目前尚未成規模,僅在工信部試點地區推廣,且以出租車、網約車為主。政策支持少、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等因素,都制約了甲醇汽車的發展。
業内人士向紅星資本局表達了目前對甲醇汽車C端消費的不看好。“如果甲醇基礎設施不能同步在全國鋪開,那麼吉利推出的甲醇汽車在試點城市外将寸步難行。考慮到基建的滞後性,即便甲醇汽車擁有節能減排、用車成本低等優點,都難以彌補補能困難的缺點。可以參考早期的純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不足帶來的裡程焦慮。”他指出,甲醇汽車的發展,仍有待政策扶持和體系建設。
李書福“死磕”甲醇汽車17年
17年來,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一直在各種官方非官方場合為甲醇汽車“發聲”,曾多次在兩會上提出“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車推廣”的建議。
今年全國兩會,李書福作為人大代表帶來了《關于推廣應用甲醇汽車助力交通領域碳中和的建議》 ,提出全面推廣應用甲醇汽車,将甲醇汽車納入新能源汽車發展體系和管理範疇,給予甲醇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同樣的政策支持,帶動更多的企業投入甲醇汽車的研發,加快實現交通領域碳中和。
這距離他2009年提出《關于盡快出台甲醇車國家标準的提案》已經過去了13年。
然而即便有李書福力推,甲醇汽車仍然沒有激起什麼水花。紅星資本局在網上搜索甲醇汽車,相關新聞幾乎全部來自吉利,吉利是國内目前在甲醇汽車領域活躍的唯一一家車企。
據了解,吉利是國内最早将甲醇汽車研發成果投入到實際使用場景,使甲醇汽車真正商用的車企。
17年來,吉利在甲醇汽車領域的總研發投入超30億元,技術專利達200餘項,開發甲醇燃料商用車、乘用車共20餘款,是全球唯一量産甲醇汽車的車企,甲醇汽車保有量達2.7萬輛。同時,吉利也是首家走向全球的甲醇汽車制造商,在丹麥、冰島等北歐國家均有測試運行項目。
2019年,吉利推出全球首款M100甲醇重卡,也是目前國内唯一推出甲醇重卡的企業。該車的市場指導價35.3萬-37.8萬元,燃料費用較柴油可節省18%。
此次推出的吉利第4代帝豪醇電混動轎車,是全球首款甲醇混合動力轎車,售價12.98萬元。新車搭載全新一代1.8L醇電混動發動機和混動電驅,擁有40%節能率,相比汽油車可減少42%的碳排放。
甲醇汽車成本優勢明顯
甲醇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具有燃料特性優秀、适用範圍廣、來源廣泛、污染少、生産制造技術成熟等優點。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甲醇生産國和使用國。
甲醇當前的市場價格在2500-3000元/噸(每噸甲醇1266升),折合每升甲醇1.97-2.37元。按照吉利帝豪醇電混動轎車百公裡醇耗9.2L計算,甲醇汽車的用車成本為0.18-0.22元/公裡。而車用CNG(壓縮天然氣)當前的售價約為每立方米3.6-4.5元,用車成本約為0.3-0.4元/公裡。國内成品油的價格為9-10元/升,按照排量,用車成本在0.45-1.8元/公裡。
可以看出,與燃油相比,甲醇有着明顯的成本優勢,甚至比天然氣更低。
事實上,從2012年起,國家層面曾出台文件推動甲醇汽車的試點。
2012年-2019年,工信部先後在山西、上海、陝西、甘肅、貴州5省市的晉中、長治、上海、西安、寶雞、榆林、漢中、蘭州、平涼、貴陽共10座城市,組織開展甲醇汽車試點工作。
2020年12月15日,工信部發布《關于調整甲醇汽車産品準入相關要求的通知》,我國甲醇汽車的行政管理正式形成規範化閉環管理,進入國家汽車産業管理範疇。甲醇汽車全面市場化提上日程,駛入快車道。
2021年3月,工信部發布《甲醇汽車燃料消耗量試驗方法》等5項行業标準,進一步完善甲醇汽車标準體系,推動甲醇汽車的産業化發展。2021年11月,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提出,要大力發展和推廣新能源汽車,促進甲醇汽車等替代燃料汽車推廣。
2022年4月,國家交通運輸部、科學技術部印發《“十四五”交通領域科技創新規劃》認為,應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标,推動甲醇等新能源、清潔能源的應用。
甲醇汽車為何推廣艱難?
政策東風頻吹、成本優勢明顯,然而甲醇汽車并未得到大規模推廣。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52.1萬輛,同比增長1.6倍,已經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甲醇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細分種類之一,并無公開的市場銷量,目前尚未成規模。
汽車獨立分析師劉昊向紅星資本局表示,甲醇汽車推廣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甲醇汽車與純電動汽車一樣,需要鋪設大量基礎設施,建設運輸、儲存管理體系。由于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較少,甲醇燃料儲備和輸配送體系、甲醇加注站等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因素,限制了甲醇汽車的大規模推廣。
此外,劉昊表示,由于我國新能源發展路線以電動化為主,政策資源都向電動車傾斜,企業沒有動力與餘力再涉足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車。對地方和車企而言,電動車與甲醇汽車是競争對手。
甲醇汽車試點9年以來,目前仍然以上述試點省市推廣為主,并未走向全國市場,且大多是出租車、網約車。
以貴州為例。2015年,貴州省被國家工信部列入“四省一市”甲醇汽車試點名錄,開展了為期3年的甲醇汽車試點工作,是目前甲醇汽車推廣應用規模最大的省份。然而截至目前,貴州全省投入運營甲醇燃料加注站還不到70座,市場化方式推廣甲醇汽車17000輛,年消耗甲醇約25萬噸,替代汽油約15萬噸。
有消費者向紅星資本局表示,他們最關心的是甲醇汽車用車方便嗎?在哪兒加注甲醇?“基建不解決,不會考慮買。”
“如果甲醇基礎設施不能同步在全國鋪開,那麼吉利推出的甲醇汽車在試點城市外将寸步難行。考慮到基建的滞後性,即便甲醇汽車擁有節能減排、用車成本低等優點,都難以彌補補能困難的缺點,” 劉昊指出,“可以參考早期的純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不足帶來的裡程焦慮。”
雖然甲醇汽車的發展仍然任重道遠,但行業人士仍充滿信心。
南方科技大學創新創業學院院長劉科表示,假設電動車按當前速度發展,必然導緻全世界的钴、锂、鎳價格飛漲。“所以繼續走純電動這條路走不通。甲醇是唯一有可能實現碳中和的液體燃料,綠色甲醇是中國實現碳中和的最低成本路徑。”
紅星新聞記者 吳丹若
編輯 餘冬梅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