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處:
出自《孫子》,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出自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置之死地而後生,若魏兵絕我汲水之道,蜀兵豈不死戰,以一可當百也。二、釋義:原指作戰把軍隊布置在無法退卻,隻有戰死的境地,兵士就會奮勇前進,殺敵取勝。後比喻事先斷絕退路,就能下決心,取得成功。
三、故事:
西漢時期,劉邦派大将韓信和張耳率軍攻打趙國,趙王歇和大将陳餘率20萬大軍在井陉口迎戰。陳餘不聽謀士李左車的建議,與韓信硬拼,韓信故意置之死地而後生在河邊列陣,士兵們背水一戰,越戰越勇,然後派兵輕取趙軍大營,殺死陳餘,活捉趙王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