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科學素質綱要目标
科學素質綱要目标
更新时间:2024-11-26 10:43:37

科學素質綱要目标(科學素養培養目标設計)1

國際公衆科學素養促進中心主任喬恩·米勒教授(Miller,1983)曾定義,科學素養是指對科學術語和觀點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從而能夠理解媒體雜志中關于科學相關事宜的報導或讨論。并提出了科學素養的三維度模型:①具有足夠的科學詞彙,能閱讀和理解在新聞和雜志中所宣傳或讨論的觀點;②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或本質;③理解科技對個人、社會産生的影響。① 這一模型是諸多國家進行科學素養研究和測量的主要依據。我國科學教育界借鑒美國“2061計劃”與各國科學教育标準中對科學素養的界定,結合我國具體國情,采納米勒的分維度概念以多維度定義科學素養培養目标。

除了初中科學課程标準以“科學探究”“科學知識與技能”“科學态度、情感與價值觀”“科學、技術、社會、環境”四個維度勾勒科學素養培養目标,小學科學與中學分科科學課程标準均将科學、技術、社會(環境)融入課程内容領域中,從知識、能力和情感态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界定科學素養培養目标,隻是具體稱呼略有不同:“科學探究”“情感态度與價值觀”“科學知識”(小學科學),“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态度·價值觀”(初、高中物理,初、高中化學,初、高中地理),“知識”“能力”“情感·态度·價值觀”(初、高中生物學)。

“知識”維度主要界定學科知識的培養目标,“知識與技能”維度就是将學科基本技能培養目标也納入此維度。“過程與方法”或“能力”維度以科學探究為核心制定科學過程與方法的培養目标。“情感·态度·價值觀”維度均界定科學情感、态度以及價值觀方面的培養目标。各綜合以及分科科學課程标準對這些維度培養目标的具體界定可參見各科課程标準,在此不一一展開介紹。

通過三維目标的培養,小學科學課程作為科學啟蒙課程,重點在于呵護兒童的好奇心,培養科學興趣和求知欲,并對科學過程與方法有初步體驗。初中科學課程則在小學科學課程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對自然的整體認識,提高科學探究、科學知識與技能、科學與技術和社會及環境等方面的認識和能力,并将這些所學用于解決個人與社會問題。

初中物理課程、化學課程以及生物課程都定位于實施科學教育的重要課程,着重培養學生學習終身發展必需的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良好的思維習慣,科學探究的興趣與能力以及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理解。高中物理課程、化學課程以及生物課程則與各自對應的初中課程相銜接,在初中的基礎上進一步給學生提供未來發展所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了解并掌握這些知識和方法在生活、生産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科學和自然界的認識,進一步提高科學探究能力,發展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形成科學世界觀和科學價值觀打下基礎。

初中地理課程與高中地理課程兼有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的性質,所以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着重培養學生地理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發展地理基本技能和地理思維能力,能從地理的視角認識和欣賞這個世界,并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等。

① Miller,J. D. , The Measurement of Civic Scientific Literacy,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1998.

作者:林靜

來源:節選自《科普教育藍皮書:中國科學教育發展報告(2015)》(主編:羅晖 王康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分報告《中小學科學教育發展現狀》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