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冒充熟人電詐?“購買網絡遊戲裝備騙局叢生,小朋友們一定要注意從正規渠道購買,避免大額支出,要将學習作為主業”,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小學生冒充熟人電詐?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小學生冒充熟人電詐
“購買網絡遊戲裝備騙局叢生,小朋友們一定要注意從正規渠道購買,避免大額支出,要将學習作為主業。”
想獲得免費遊戲裝備,掃描陌生人發過來的二維碼,10歲小學生被騙走1.7萬餘元;想“足不出戶兼職賺錢”,大二學生網絡刷單被騙1.6萬餘元……
9月正值開學季。《法治日報》記者從湖北省公安廳獲悉,近年來,湖北省針對學生及未成年人實施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不斷上升,特别是受疫情影響,網課時間增多,學生接觸網絡增加,被騙群體向低齡化蔓延趨勢明顯。
小學生多因玩遊戲追星被騙
今年5月,10歲小學生小濤在家上網課期間,偷偷用父親手機玩網絡遊戲,其間有陌生人稱加QQ好友後可“免費送遊戲裝備”。
小濤加好友後,對方發來二維碼讓其掃描,并讓其輸入一串數字。小濤不知其輸入的是轉賬金額,輸入後,其父親支付寶内的1.7萬餘元進入了騙子的賬戶。
除因“免費送遊戲裝備”被騙外,今年以來,湖北多地還發生多起中小學生因追星被騙的案例。
湖北警方介紹,有中小學生在刷視頻時刷到進入偶像粉絲群的帖子後,進入所謂的“偶像群”。群内“工作人員”以幾塊錢的低價購買偶像簽名周邊産品為誘餌,誘導學生掃碼消費,後客服以未成年人消費導緻平台被罰、賬戶被凍結等為由,威脅學生用父母手機掃碼支付相關“解凍”費用,被騙數萬元。
據統計,今年以來,湖北未成年人被騙案件共805起,其中針對中小學生的詐騙手法主要有贈送遊戲裝備、冒充明星等,占發案數的20%以上。
大學生刷單“跑分”危害大
通過蠅頭小利引大學生上鈎,是不法分子的慣用詐騙手段。
湖北十堰大學生小趙想利用暑假賺點零花錢,在網上看到的刷單廣告稱,“足不出戶兼職賺錢”。小趙聯系客服,在履行完相關手續後點開對方發來的第一個鍊接,120元一單,幾分鐘後對方轉來了本金和傭金共125元。
嘗到甜頭後,小趙便開始加大刷單金額,前後刷了10多單,共計1.6萬餘元。小趙再聯系客服返還本金傭金時,卻發現已被拉黑。
湖北警方統計,在該省今年發生的未成年人被騙案件中,針對大學生的詐騙手法主要是兼職刷單,占發案數的14%,虛假購物則占發案數的12%。
“還有部分大學生受利益蠱惑,出賣自己的銀行卡、手機卡,提供網絡技術,幫助轉移贓款,不知不覺淪為詐騙幫兇。”湖北省公安廳刑偵總隊重案偵查支隊副支隊長吳春麗說。
今年上半年,一條“核查線索”顯示,轄區某高校大二學生彭某名下的銀行卡在特定時間内有大額流水進出,存在“跑分洗錢”嫌疑。這條線索引起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公安局辦案民警重視。彭某被傳喚到案後交代,其同班同學以3%的盈利抽成邀請他參與“跑分洗錢”。
辦案民警經過缜密偵查、順藤摸瓜,将“跑分洗錢”的上線下線30餘人排查出來并全部抓捕歸案,其中多數為在校大學生。
“一些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對‘幫信罪’缺少警惕和防範意識,對自身幫助行為的社會危害性、違法犯罪性認識不足。”吳春麗呼籲,大學生切不可為了蠅頭小利,向電詐團夥出租、出借、出售銀行卡、電話卡、支付賬号以及為電詐團夥提供技術支撐、宣傳推廣服務。
吳春麗同時呼籲,在校學生不要輕信“動動手指,躺着就能賺錢”的騙局,遠離網絡兼職刷單,不點擊不明鍊接、不掃描不明二維碼,發現被騙後注意保留證據并及時報警。
家長作用至關重要
“購買網絡遊戲裝備騙局叢生,小朋友們一定要注意從正規渠道購買,避免大額支出,要将學習作為主業。”8月26日,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百步亭派出所沈勝文警務室面向全區中小學生開講“開學安全教育第一課”,民警借助網絡直播平台,生動講解禁毒、反詐以及防疫安全、校園安全等知識。
據悉,湖北公安機關4000餘名校園安全責任民警和法治副校長,協助學校常态化開展法治教育、學生權益保護、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校園安全管理,每學期舉辦針對全體學生的禁毒宣傳防範和知識競答比賽。
湖北各地公安機關還依托1253支“少年警隊”,拓展“警校家”共建模式,提升學生、家長、教師、校車駕駛人、随車照管人員的安全守法意識、自救自護技能和應急處置能力。
“學生防詐騙,家長的作用至關重要。”湖北警方提醒,廣大家長平時要向孩子普及電信網絡詐騙的手段和防範知識,告訴孩子使用網絡社交賬号不要随意添加陌生好友,不要洩露自己和家人的身份證号、銀行卡号、手機号以及相關密碼、驗證碼等信息,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向陌生人轉賬。學生遇到這方面的問題,應及時向家長、老師報告、求助。
此外,家長要妥善保管好賬戶支付密碼等關鍵信息,在孩子使用完手機後,要仔細檢查手機綁定的相關賬号是否有異常情況,若發現被騙應盡快報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