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龐涓常年征讨外國,樹敵衆多,身死馬陵之後,魏惠王厚葬龐涓,其陵墓卻被盜掘損毀,暴屍荒野;孫膑在淄川留仙湖另立碑文以懷同窗之情,至今保存在山東淄博境内。
孫膑天資聰穎,能融會貫通且悟性極高,而同為鬼谷子弟子的龐涓雖然也是一個聰明人,但對于鬼谷子傳授的兵法卻經常淺嘗辄止,不求甚解,這也是龐涓在日後與孫膑對壘中總是處于下風的原因。
龐涓出仕魏國,效力于魏惠王,是魏國的大将,因為心中忌憚孫膑的才能,于是将身在齊國的孫膑請到魏國,欲将其陷害。
魏惠王自然很賞識孫膑,更何況還是魏國大将龐涓推薦的人物,于是厚待孫膑,将其封為副将。可是背後龐涓卻在魏惠王面前說孫膑懷有二心,認為其身在魏國心在齊國,并且設下圈套讓全無察覺的孫膑誤入其中,最後被施以膑刑,剮其膝蓋骨又在臉上刺字,将他打入牢中,想讓孫膑與世隔絕,徹底掩蓋他的才能,為自己今後的仕途鋪平道路。
自此,孫膑從受刑到被重用,人生的格局發生了巨大的逆轉,而龐涓除了學藝不精,心術不正之外,在戰場中也過于輕敵和冒進。
桂陵之戰,孫膑用計佯裝攻打魏國的平陵,龐涓将齊軍打了個打敗,認為齊軍軍力微弱不足為敵;為救趙國于水火之中,孫膑又派軍攻打魏國大梁,龐涓經過平陵一役認為齊軍不是魏軍的對手,竟丢棄辎重,輕裝簡行連夜趕往魏都大梁,卻在去大梁的必經之地桂陵遇到了孫膑設下的埋伏,最後被齊軍擒獲。
在後來的馬陵之戰中,龐涓不改往日輕敵的作風,加之欲将孫膑這個心頭大患除之而後快,在追擊齊軍的路途中發現設竈的數量逐漸減少,認為齊軍逃兵過半,便乘“勝”追擊,在馬陵的險隘處遇到刻着“龐涓死于此處”的大樹,果然四周萬箭齊發,魏軍大敗,龐涓臨死前說道“遂成豎子之名!”便拔劍刎頸自盡。
錢德蒼說“龐涓暴虐早身亡,孫子忍之無恙”
孫膑能夠長期壓制龐涓不僅在于他能忍,更在于他非同一般的軍事才能,為何同受鬼谷子的秘訣卻有如此巨大的區别,自然是龐涓心術不正和冒進輕敵的作風決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