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時候,小農人親眼見證過一場白發人送黑發人的葬禮,老李頭那一年已經87了,一頭白發,精神卻非常抖擻,沒有一點老年人那種頹勢,葬禮是給小兒子舉辦的,小兒子剛過完60歲的生日沒幾天就因為疾病離世了,而就在前一年,老李頭也是白發人送黑發人,把自己的大兒子66歲給送走了,在葬禮上,很多村裡的老人紛紛說“這老人不能長壽,長壽對子孫不好”“老人到歲數就該自己走,連累子孫屬于拖累”之類的話語,其實老李頭也聽得見,但他沒有生氣,大兒子是意外車禍去世,小兒子是疾病去世,老李頭身體健康沒有拖累到兩個兒子,所以他沒必要去跟這些閑言碎語去争氣,那麼“老人長壽克子孫”這句話是否在理呢?下面咱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
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體質和心态對于人的壽命都有很大影響,以前科學家經過多次試驗來研究人的正常生命周期到底是多長,按照細胞分裂的次數和周期來算的,分裂次數約為50次、周圍平均為2.4年,人的自然壽命應在120歲左右。按照這個算法,相信很多人都有信心活到99了,可這隻是理論狀态,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不可逆的因素會讓我們的生命提前結束,像疾病、意外等,都是對生命有影響的因素,而像今天我們要研究的這句農村老話“老人長壽克子孫”說的其實更像是農村的現實寫照。
老話常講“久病床前無孝子”,說的就是如果老人患病在床,那麼就會給子孫帶來經濟和精神的負擔,就算再孝順的孩子相信久而久之也會表現出反感,也許許多人會說,“我不會”“父母養我們小,我們養父母老”“我們不能做不孝子,就算傾家蕩産也要養老人”等一系列慷慨激昂的話語,而等到真傾家蕩産去贍養老人的時候,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得到呢,因為很多人的能力有限,對于贍養老人真的是有心無力,但也不乏一些好兒女,他們确實把贍養老人當成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作為一個地道的農村人,在農村真的見到太多那種贍養老人吃力的年輕人,他們不是不想孝順,而是他們沒能力,最後拖着拖着就把自己這個家拖散了,所以在農村很多老人就會說“老人長壽克子孫”,這也是一些年輕人的無奈和老人的無助。
刨除疾病原因,在農村這種教育程度比較低的地方,經常會出現兒女和父母因為一些小事而産生分歧的時候,有分歧就會有矛盾,有些農村家庭可能會有兩個或者更多的孩子,這個孩子認為老人對,那個孩子認為老人錯,這個孩子認為老人偏心,那個孩子認為老人偏心是正确的,久而久之矛盾重重,所以到最後就會出現老人無人管的情況,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一個問題,老人越是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他們的壽命一般都會比較長,壽命長,對于子女來說負擔就會大,所以這種情況也會出現“老人長壽克子孫”的情況。
其實在農村,除了這些現實問題之外,一些老一輩的人還非常迷信于一些子虛烏有的傳言,他們認為老人長壽是因為他們把孩子的壽命跟某些人做了交換,所以才換來自己的長壽,最後影響了子孫的壽命,其實這是一種非常滑稽的原因,因為現在的科學已經解釋了很多關于壽命長短的問題,根本和我們所謂的“迷信”沒有一點關系,所以我們不要相信這種說法。
知道了這個“老人長壽克子孫”的原因,筆者在這裡也是勸一下大家,要想讓自己的壽命正常,我們平時一定不能生氣,一定要規律休息不能熬夜,飲食方面也要注意,不能大魚大肉,要葷素搭配,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機會實現長壽,大家認為這句話是否有道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