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第二步是我們要重點講的,因為絕大多數的朋友都會覺得詫異,為什麼這還能作為秦始皇的三功之一呢?(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
剛剛我們講的“統一文字”,其實如果不細解釋,大家應該也能大概明白。但下面這個“車同軌”如果不詳細說說,大家可能就會感到一頭霧水。
問:“車同軌”到底是什麼意思?
答:“車同軌”就是規定車輛上兩個輪子的距離一律改為六尺,使車輪的距離相同。
解釋完了。
你肯定會想,這算什麼?這還好意思往外說?現在的車從大 SUV 到小 QQ ,我愛買什麼樣的就買什麼樣的,你能規定我輪子間的距離?你管得了我?皇權真是太壓制人了,連車輪子的間距都要管,還好意思說是功勞。
等會兒再打我,我還有話要說!
很多朋友可能會認為“車同軌”和那堆體現權威的制度一樣,是為了體現皇權存在感的。
至少我們在上學時,就是這麼想的,但當我們深入挖掘背後原因後卻發現,根本沒那麼簡單。
這個改革無異于一項跨時代意義的“運輸革命”。先來說一下,當年的路是什麼樣的路。
答案:土路。
其實,現在有些農村的道路依然是土路,我們也會發現很多土路
被大車軋得不成樣子。
那麼,下一個問題來了,為什麼車會把路軋壞了呢?我們看到土路上那些大坑和深深的輪子印都是什麼時候弄得呢?
答案:下雨天。
下了雨,土變泥,走起來就費勁了,而且會産生深深的印迹。但即便這樣,還是将就能用,無論大車小車都能過,小車隻要不拖底,基本上所有的土路無論什麼路況還是可以過的。
但在先秦或秦朝,就過不去了。
因為今天的輪胎是橡膠做的,而在古代輪子是木頭做的。
即便今天的橡膠輪胎也有崴泥的時候,更何況當年的木輪子呢!在當時,車輪反複碾壓之後路上會形成與車輪寬度相同的兩條硬
的車轍,兩個車輪間的距離叫作軌。
馬車在長途運輸的時候,讓車輪一直沿着車轍行走就會平穩,能夠顯著減少畜力的消耗和車軸磨損。這個道理就如同大雁南飛時,後面的大雁相對于前面的大雁來說比較省勁一樣。
不是沒有車轍的路走不了,而是如果你不走千萬人上百年為你走出的車轍,那麼你不但走得很慢,而且車也容易壞,總體上說來還是那句話:成本高。
我們在看兵書時,常常形容一個地方道路狹小叫作“車不方軌”,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這條道路狹窄得隻有一輛車能走的車軌,像著名交通幹道“井陉”。
如果這個時候兩輛車走碰頭了,這就費勁了,因為要論論誰應該需要把車轍讓出來。
古往今來因為這個事可沒少起沖突。你可能會納悶,這還用得着矯情?
還真不是矯情,因為讓車轍是一件很費勁的事。
首先要鞭打牛或馬,費力地把車從深深的車轍中拉出來,讓對方的車過去,然後再讓車輪回到車轍裡,往前走。
這可太費勁了!
所以,我們常常拿“改弦易轍”來形容改革的風險與困難。改弦,弓有斷的危險。易轍,要使出牛馬的力氣。
現在我們知道車轍對于古代運輸的意義了,那麼,我們也就知道
秦始皇為什麼要将全國的車軌進行統一了。
全國的車軌都統一,就意味着全國的車軋出來的車轍都是一樣的,也就是六尺寬。
這也就意味着全國的車馬與資源可以随意調動,就相當于最早的鐵軌一樣!
就好像如果你駕車到秦國進入河北,車把式告訴你換車吧,前面的道走不了了,車轍進不去。你費半天勁換了車,當走到齊國進了山東,車把式又告訴你,換車吧,前面又走不了了。這樣還怎麼讓全國成為“一盤棋”?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經常把“沒辦法”親切地稱作“沒轍”。
車轍尺寸不同的問題,從微觀角度講,導緻百姓在出行與生産經營上都會不方便。
從宏觀角度上講,車轍的大小和國家資源的投放能力也息息相關。
調百萬石糧食上前線,一個州一種車轍,上哪兒找那麼多輛不同的車?等車找齊了,将士們都餓死了。
車轍對人類的影響,一直持續到二十世紀。當以橡膠作為原料,将輪胎發明出來後,傳統意義的木輪包鐵皮的車輪才漸漸被淘汰。
輪胎對于道路的摩擦損耗減小,開始降低了傳統車轍對于運輸的重要性。
所以,當年秦始皇将車轍的寬度統一為六尺,對于整個國家的運輸來說,功莫大焉!
在統一車轍的基礎上,秦始皇還下令修築以鹹陽為中心的,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
這也是個大工程。
自此,秦王朝的影響力“東窮燕齊,南極吳楚”,真正做到了戰略投放的“大躍進”,指哪兒打哪兒,想打哪兒打哪兒,還馬上就能打!
不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後來的陳勝起義軍就頗受其惠。
路修到了哪裡,戰略威力就能到達哪裡。秦始皇在兩千多年前就把這個道理想明白了。
但還是那句話,想明白比較容易,做起來卻極其困難。
據考證,秦國時期的馳道總長度達到了六千八百公裡,這些道路并非我們剛才讨論的最理想狀态——土路。
我國的地形大家都知道,比如說通往蜀地,就要架上“棧道”,用木頭架在高山峽谷中的木質結構道路是很常見的;如果通往江南,那麼多水網,就要架上一座座石橋。
我們可以想象,為了修路,當初我們偉大的祖先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至此,秦始皇可以召集全天下的人來給他幹活了。
“車同軌”,從交通的方面完成了秦國“消化”六國的第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