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曆史的縮影,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文化是少不了的。延安是古老的革命根據地,這裡蘊含了深遠中華文化。陝北小吃碗砣是文化遺留下的産物,深受當地人民喜愛,一起來延安文化裡了解下吧。
西晉初年,匈奴人内遷,但遭到統治者的殘酷剝削和壓迫,西晉統治者不但要他們納稅而且強迫他們當兵,甚至掠奪為奴婢,不少人陷于破産的境地,淪為流民,迫使各族人民奮起抗争、眼看西晉統治階級欲墜,匈奴貴族劉淵,利用各族人民對西晉的怨恨,打起了反晉旗号,順應民心,從離石派大将石勒統領三軍發兵進攻西晉都城洛陽,營地紮在柳林三郎堡。
由于石勒當過農民,曾被西晉官僚司馬騰作為奴隸出賣,參加過農民起義,因此對下層人民十分了解同情。石勒來柳林後,治軍嚴謹士兵秋毫無犯,深受當地群衆的歡迎。由于當時戰亂瀕繁加之自然災害嚴重,當地群衆苦不堪言,石勒的軍糧也眼看着成了大問題。石勒派出軍士四出購買軍糧,但購得數量甚小,也隻不過是些荞麥。以前軍士吃飯幹稀配合。
因軍糧緊缺,就把幹飯改稀飯,把荞麥磨碎後,熬粥喝。一次幾個軍士外出,誤了飯時,回來後,荞面粥已凝結成塊,用手壓壓,幹硬幹硬的,幾個士兵就把碗内的涼荞面塊用手扒了下來,抓而食之,吃起來堅韌韌的。于是,有個士兵提議切塊吃,他們就把荞面塊切成條,随便灑了些成鹽,大吃起來。
感覺不錯,他們就把荞面切成長條,撒了一些調料,并調以棗醋、蒜泥,給石勒端去,石勒吃後,大加贊賞,并讓廚房試做,次日廚房做好,讓軍上飽餐一頓。軍士吃後精神大振。當地百姓聞訊後,去軍營觀看。軍士就讓百姓嘗新。百姓嘗後,甚感新奇,就模仿着去做,從此就傳開了。
碗砣為陝北風味小吃。采用荞麥汁在小碗中蒸煮而成,使用時加入特制的醋汁,是當地人民卻終十分喜愛的風味小吃。此為秋冬美食,可獨食,亦可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