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在鄭重且誠懇地向對方道歉的時候,往往會用負荊請罪這個詞。其中負荊指的是背負着荊棘的枝條。我們現在道歉一般是請對方吃飯,或是給對方鞠躬,并不會真的背着荊棘的枝條去見對方。那麼,為什麼還要用到這個詞呢?原來,這裡是有典故的。
負荊請罪出自漢代史學大家司馬遷《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據說在戰 國時期的趙國,由于混池會議後文臣蔺相如功勞頗大,所以被趙王封為上卿,這個 官位在當時要比大将軍廉頗高。此事激怒了廉頗,他認為自己是趙國的大将軍,是 用自己的刀和血來建立功業的,而蔺相如隻不過靠能說會道立了點小功,地位卻在 自己之上。如此一想,廉頗感到更加惱怒,并揚言遇見蔺相如就要當面羞辱他。蔺 相如是個心胸寬廣的人,他聽到廉頗這番話之後,常常推說自己有病,不去和廉頗相争。
蔺相如的門客就十分不理解,蔺相如便向他們解釋。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攻 打趙國,是因為有廉頗和自己在,如今兩虎相鬥,勢必不能共存。他之所以這樣忍 讓,就是為了要把國家的急難擺在前面,而把個人的私怨放在後面。蔺相如的這番 苦口婆心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裡。廉頗也是識大體的人,他後悔自己為了官位虛 榮,就把國家的利益置之一邊。于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棘的枝條,來到蔺相如主動請罪,讓他用荊條抽打自己。蔺相如見廉頗誠懇地來負荊請罪,十分寬容地原諒了他。自此以後,這對文臣武将成了好朋友,一齊共商國是。
之後,負荊請罪的故事被傳為佳話,蔺相如的寬容忍讓、以國家利益為 重,廉頗的知錯就改曆來被人們所稱道。如今,人們在向他人道歉時常用負荊請 罪一詞,一方面,說明自己已經知道了錯誤,并且認錯的行為發自内心,十分誠懇;另一方面,也寄托了希望對方能像當初的蔺相如那樣心胸寬廣,來原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