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社交特點?互聯網讓Z世代的興趣更加多元,也讓用戶的注意力更加分散他們能夠快速接納一款新産品,也可以快速對一款新産品失去耐心,并且從來不曾缺少尋找新産品的新鮮感和好奇心Z世代的社交圈,需要慢慢“養”出來,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z世代社交特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z世代社交特點
互聯網讓Z世代的興趣更加多元,也讓用戶的注意力更加分散。他們能夠快速接納一款新産品,也可以快速對一款新産品失去耐心,并且從來不曾缺少尋找新産品的新鮮感和好奇心。Z世代的社交圈,需要慢慢“養”出來。
“幫我選個濾鏡,照片配文怎麼寫好?”
“我要看起來是智慧型。”
這是美國電子音樂組合“煙鬼”在舞曲《#自拍》中描述的一幕,不難和Z世代的年輕人對号入座,但若以此對Z世代的社交行為進行畫像,又未免有一些偏頗。
在傳統的觀念中,人們總喜歡對“年輕人”下定義,比如80後熱衷于休閑娛樂、90後青睐于時尚潮流,某些标志性偶像,幾乎可以喚醒一代人的共同記憶。但是,當Z世代走向舞台中央時,這套方法論似乎已經行不通。
捉摸不透的Z世代
網易數讀在2017年發布了一份榜單,通過提取新浪微博兩個月中近1.2萬條有關夢想的關鍵詞,整理出了一份“夢想職業”排行榜,其中科學家、老師、警察、醫生、富翁是被提及最多的5個職業。
這份夢想榜單掀起了80後、90後的集體回憶殺,即便在最天馬行空、特立獨行的年紀,在暢想未來想從事的職業時,他們也往往跳不出老師、警察、醫生等範疇。畢竟從幼兒園到小學的許多年裡,這些職業都是教科書中出現頻次最高的詞彙,足以在一代人心中埋下“夢想職業”的種子。
可當同樣的問題遞向Z世代,答案已經和“前輩”們截然不同。
為了紀念阿波羅登月50周年,樂高集團在2019年向3000名8歲至12歲的孩子進行了一次線上調查,問題是“長大之後想當什麼”。
出乎意料的是,英美地區排名第一的選項不是科學家,也不是老師和警察,而是“視頻博主”,得票成績是“宇航員”的三倍。
同樣的一幕也發生在亞洲,在日本學研教育綜合研究所2019年8月發布的《小學生白皮書》中,“視頻博主”首次取代“職業足球運動員”成為男生們的頭号夢想職業,而“職業足球運動員”曾經霸榜長達30年之久。
原因似乎也不難理解,Z世代是互聯網“原住民”,成長時期和互聯網的高速滲透非常吻合,一些家長習慣在孩子哭鬧的時候“求救”于可以播放音樂和視頻的數碼産品,以至于不少孩子在入學前就成了iPad、智能手機等産品的忠實用戶,比起傳統意義上的名人和偶像,那些短視頻中的博主似乎和年輕人有着更緊密的情感連接。
不過嗅覺更加敏銳的恐怕不是樂高集團、日本學研教育綜合研究所,而是各種社交産品,諸如zqsg(真情實感)、xswl(笑死我了)、擴列(擴充好友列表)、處q友(交個qq朋友)等Z世代專用“黑話”,在社交場中引發了不小的讨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