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郵報》曾有一項報道指出,按需求喂奶的寶寶,長大後智商測試得分較高,上學後成績也更好。
關注喂養寶寶的争論一直沒停過,圍繞着寶寶應該“定時間、定量”喂,還是等他餓了再喂,每位家長的看法不同。
寶寶需要大人的照料,“吃喝拉撒”看起來是小事,但每一個細節都可能影響他的身體發育。
寶媽每天晚上醒來多次,給寶寶喂奶
糖媽的朋友楠楠,35歲有了自己第一個孩子,帶娃時事事都小心翼翼,喂奶也絲毫不馬虎。
她堅信寶寶要“按時喂養”,寶寶出生後,每隔2個小時喂一次奶,夜裡要起床好多次。
因為寶寶吃母乳,喂奶的事情隻能楠楠自己來做。開始的幾天她信心滿滿,夜裡定好鬧鐘起來了,可沒過幾天就堅持不住了。
總是起夜白天沒精神,黑眼圈特别嚴重。整個人都沒精神。楠楠以為是自己生寶寶的年齡比較大,婆婆一句話說出真相。
老人表示,一個晚上醒來3、4次,每次喂奶十多分鐘。别說是35歲了,25歲也不一定扛得住。勸楠楠,孩子不哭就不用喂奶。
楠楠覺得婆婆說得還很有道理,嘗試着等寶寶哭了再喂奶,結果發現寶寶一個晚上隻吃1、2次也是可以的。雖說依然要起夜,但明顯輕松了很多。
寶寶到底該怎麼喂養?“回應式喂養”鮮有人知曉
“回應式喂養”是一種主動式的喂養,注重大人對寶寶正确、适度的照料,注重親子之間的互動情況。
寶寶吃奶時的“回應式喂養”
家長識别出寶寶的饑餓、吃飽的信号,再去在喂養上做出回應,簡單來說就是大家熟悉的“按需喂養”。
寶寶出生2個月左右,胃容量慢慢增加,需要喂奶間隔變長,夜間不再頻繁醒來。“回應式喂養”不僅有利于嬰兒睡眠,也能讓大人好好休息。
“回應式喂養”,需要情感互動
糖媽見過許多家長,給寶寶喂奶時要麼面無表情,要麼一直刷手機,這都是不符合“回應式喂養”标準的。
無論是母乳喂養、奶粉喂養還是在吃輔食的時候,家長的目光盡量放在寶寶身上。一方面是進行互動,另一方面也能及時觀察寶寶的“飽腹”信号,不過度喂養。
讓寶寶吃得健康、開心
回應式喂養,要給寶寶提供适齡、健康且美味的食物,不過早添加輔食,不盲目大補。
且要注意,寶寶表示吃飽了不願張口之後,就不要追着後面強迫寶寶“再吃一口”,這樣寶寶會感到焦慮從而抗拒進食。
寶寶喝奶、吃輔食時,保證周圍環境沒有過多幹擾。記錄寶寶每天大概在哪個時間段喝奶、吃輔食,找到屬于寶寶自己的規律。
“回應式喂養”,對寶寶有多重要?
顧名思義,嬰兒喂養并不是隻是簡單地把孩子喂飽,如何養育也很重要,“回應式喂養”對寶寶成長更有利。
當了爸爸媽媽後,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隻不過有時候我們太緊張,容易出現小小的失誤。
“回應式喂養”,既能保證寶寶吃得飽,又不會因為過度喂養給身體帶來負擔,對寶寶身體發育有利。
當寶寶夜裡不被叫醒喝奶,大人省事了,寶寶也能獲得更完整、深度的睡眠,對寶寶的身體和大腦發育都非常有益。
另外,“回應式喂養”,家長與寶寶有更多的情感互動,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更能促進親子關系的建立。
當寶寶得到“回應式喂養”,不僅從小有着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也會及時和父母建立起依戀感。語言能力和認知能力,都間接得到提升。
不過,“回應式喂養”還有很多細節需要家長注意。若您的寶寶還沒出生,就提前記下來。若寶寶已經出生,盡快作出調整就不算晚。
“回應式喂養”要注意什麼?其實并不難
回應式喂養其實并不複雜,家長隻要在平時注意這幾個細節,就會有很大改變。
首先,寶寶哭了不代表他一定餓了
每當糖媽提到“回應式”喂養或按需喂養時,就會有家長表示:“明白了,孩子哭了再喂奶”,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如果寶寶餓哭了,說明在這之前他已經餓很久了。
醫學營養學研究所副所長汪之顼提出,哭鬧是嬰兒饑餓的最晚信号。等寶寶哭了再喂這種方法,應該避免,否則長期下來會增加哺喂困難。
吃奶的小嬰兒,把手放在嘴邊吮吸,看向媽媽的胸部或奶瓶,不停地抿嘴、咂嘴或舔嘴唇,都可能是饑餓的信号。
吃飽後遠離RT和奶嘴緊,閉嘴巴看向别處,狀态舒适悠然,是“飽腹信号”。
吃輔食的寶寶,看到食物時比較興奮,嘗試去拿食物,并主動探過頭張開嘴巴,是饑餓信号。
把食物推開,緊閉嘴巴躲避勺子,并看别處,是“飽腹信号”。
另外,寶寶吃過奶很快就哭了,可能是其他原因
寶寶需要換尿不濕,腸胃不舒服或隻是單純求抱抱時,也可能哭出來。
家長要觀察自家寶寶的習慣,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聽見哭聲就喂奶,這樣很容易撐到寶寶。
其次,就算寶寶不會說話也要和他溝通
小嬰兒雖不理解太多詞彙,但他能分辨出家長的表情和語氣,喜歡和爸爸媽媽有目光交流。
家長平時多和寶寶對視,對他講一些簡單的詞彙。達到溝通的同時,也不知不覺為寶寶的語言能力發育打下基礎。
糖果媽媽心裡話:
不要去和别人家孩子比飯量,“回應式喂養”的關鍵一點,就是考慮寶寶的感受,尊重自家孩子的成長規律。
【今日話題】你平時會對寶寶進行“回應式喂養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