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過飾非
“文過飾非” 這個成語是怎麼形成的?最早的定型詞組可見于唐·劉知兒《史通,惑經》:“聖人設教,其理含宏,或誓以表心,或稱非以受屈,豈與夫庸儒末學,文過飾非,使夫問者緘辭杜口,懷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但其來源可見于春秋·孔丘弟子所編撰《論語》和戰國·孟轲弟子編撰《孟子》。
《論語·子張》說:“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西漢·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中齊群臣對景公說:“君子有過,則謝以質;小人有過,則謝以文。”《論語·子張》又說:“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蝕)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孟子·公孫醜下》說:“且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蝕,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
孟子.公孫醜下
這段話的背景是齊宣王打算伐燕,有人為此責怪孟子,說這是孟子勸宣王的。孟子說不對,這是沈同問我是否可以伐燕,我說可以,是他去勸宣王伐燕的,我并沒有直接去勸宣王。後來燕國自立公子平為君,皈依齊國。齊宜王聽說孟子對沈同說他沒有勸自己伐燕以至失去了燕國而感到遺憾,齊大夫陳賈順情說:用不着這樣,周公也有謬誤之處,他明知其弟管叔、蔡叔、霍叔将背叛周朝仍然封他們為三監,這不是不仁不智嗎?陳賈還以此去說孟子,說聖人也會有過錯的,何況君王呢?孟子于是說:“周公旦與管叔是兄弟,他知道管叔為人不好,但并不知道他想背叛,管叔之背叛,對周公旦的過錯來說,也是可以諒解的。
齊國伐燕
況且,古代的君子,犯了過錯就改正;現在的君子,犯了過錯卻照樣犯下去。古代的君子,他的過錯就像日食月食一樣,人民都能看到;等他改正後,人民都仰望着他。現在的君子,豈隻是堅持錯誤,竟還為錯誤作辯解。
這裡是孟子諷刺陳賈不但不能匡正齊宣王不該有伐燕之心,更不該因而感到後悔,反而替宣王利害之心的過錯尋找開脫的言辭,以掩飾他的過錯。孟子的言外之意是說:周公旦是聖人,他雖然犯了過錯,但他不文過飾非,而象陳賈這樣的小人,為了谄媚君王,就順從其過錯并替其解釋。
孟子說“過則順之”,《禮記·王制》和《荀子·宥坐》篇中說的“順非而澤(釋)”的話(順其過錯尋我理由為其作解釋),也就是孔子講的“小人之過也,必文”,“文”,就是“文飾其過,不言實情”。用語言、文字掩飾,尋找理由、借口,或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者設法推給别人而自己溜掉,或者進行詭辯,凡此種種,都叫“文過飾非”。而為了“飾非”,在“文過”時,則又嫁禍于人,這都是極惡劣的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