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傑
90年代初的中國,在經曆了改革開放10多年的發展後,經濟和國力都已具備舉辦一個高水平的奧運會的條件。而1990年北京亞運會的成功舉辦,也展現了中國人的綜合素質。
1993年,北京街道上的申奧标語
于是,在1991年2月,北京市向國際奧委會提出了2000年奧運會的舉辦申請,作為新世紀的第一年,而且是中國傳統農曆龍年,公元2000年也具有了雙重的寓意,12億中國人熱切渴望能夠獲得這個曆史機遇。
不過,同樣想要申辦2000年奧運會的,卻絕不止中國北京一個城市。後來據統計,當年申請舉辦奧運會的城市有30個左右!
面對高漲的申奧熱情,國際奧委會一下犯了難,篩選來篩選去,最終确定了5個城市作為候選:中國首都北京,德國首都柏林,英國工業重鎮曼徹斯特,澳大利亞最大城市悉尼和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
歐美諸國集體發難,地中海邊烽煙起競争如此激烈,自然就有人動起了歪腦筋。首先跳出來的便是某些西方國家的政客,以各種理由阻撓北京申辦奧運會!
1993年8月,在奧運會投票前一個月,澳大利亞總理基廷在訪問美國時首先發難,公開叫嚣要求國際奧委會不要選擇北京,随後美國、歐洲議會先後通過決議,反對将2000年奧運會主辦權交給北京。
時任澳大利亞總理的保羅·基廷
這些政客們,口口聲聲稱選擇北京就是選擇政治,但是他們自己卻在對國際奧委會施加政治壓力!
1993年9月,地中海城市蒙特卡洛,雲集了全球數百家媒體以及上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名流政要!盡管這座摩納哥小城有着碧水藍天的美景,但即将來到這裡的中國代表團卻要面對一場空前的激烈角逐。
9月16日,以陳希同為團長、何振梁為副團長的申辦代表團抵達蒙特卡洛,申辦大戰如同萬米賽跑一樣,要在蒙特卡洛做最後沖刺。而在這之前,絕大多數亞非拉國家、包括國際奧委會在内都對北京申辦奧運會表示歡迎,此時國内有輿論稱,北京申奧已經勝利在望!
然而,“勝利在望”并沒有變成勝利的把握。蒙特卡洛美麗的景色當中,實際上充滿着短兵相接的氣氛,讓中國代表團想起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情景。
1993年,地中海小城蒙特卡洛
西媒惡意造謠,驚動薩馬蘭奇事實上,在申辦大戰的最後時刻,西方媒介還在制造各種别有用心的謠言,最為典型的就是澳洲的一家媒體,惡意剪輯時任北京市副市長張百發的采訪,表示中國方面聲稱如果申辦不成功,就要“報複性”抵制1996年的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個消息引起了軒然大波,就連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也被驚動了,要知道此前幾屆奧運會就因為某些原因鬧出過“抵制風波”,使得奧運會舉辦大受影響,弄得國際奧委會十分頭疼。如今又傳出此類消息,怎麼不讓薩馬蘭奇“杯弓蛇影”呢?
被這個消息驚呆的薩馬蘭奇趕緊找到奧委會委員、中國代表團副團長何振梁,向他詢問消息的真實性,同樣大吃一驚的何振梁在經過核實後,确認此消息并不屬實,薩馬蘭奇這才松了一口氣。
何振梁與薩馬蘭奇
為了澄清傳言,何振梁還專門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在會上一衆記者争相發問:“中國是否參加亞特蘭大奧運會?”、“中國如何看待美國的反對決議?”、“你對張百發的講話有何評論?”
英法雙語娴熟的何振梁,面對西方記者尖銳的提問,開門見山地表達了中國方面的态度:“不論蒙特卡洛的表決結果如何,我們都将會參加利勒哈默爾冬奧會和亞特蘭大奧運會!”
何振梁在發言中
擲地有聲、充滿條理的發言使得記者們終于不再提問。而這時的中國代表團,切實地感受到了表面平靜的蒙特卡洛,内部卻是一片風雲詭谲。
而早已見過大場面、“久經沙場”的薩馬蘭奇在發布會後則是半開玩笑地對何振梁道:“不容易,你還活着!”
聯手制華,奧運投票充滿蹊跷何振梁此時卻笑不起來,因為他接到了一個非常不利的消息:據稱,以西方各國組成的“包圍圈”,要聯手反對北京申奧,他們将在本國候選資格失去以後,投北京以外的其他申辦城市的票!
對于中國代表團而言,要想獲勝的最大希望,就是在第1輪投票中就獲得半數以上的選票,隻有這樣,才能避免最後幾輪形成歐美聯手對付北京的情景!
可是,要想取得半數以上的選票哪有那麼容易?就在投票前兩天,支持北京申辦的埃及委員圖尼因健康原因辭職,另一位北京的熱情支持者保加利亞委員斯拉夫科夫因國内原因不能出席,這兩位委員的缺席可以說北京的重大損失。
2001年申奧,圍在電視機前焦急等待投票結果的國人們
事情的走向印證了何振梁的猜測,9月23日,第1輪投票結束後,中國獲得32票,澳大利亞30票,英國11票、德國9票、土耳其7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被淘汰,但中國也沒能獲得過半以上的票數。
投票随即進入第2輪,中國37票,澳大利亞30票,英國13票,德國9票,德國柏林被淘汰。投票進入第3輪,中國40票依然領先,而英國曼徹斯特被淘汰!
此時的候選城市隻剩下中國北京和澳大利亞悉尼。第4輪的投票,既是北京與悉尼兩個申辦城市的角逐,也是中國走向世界的熱情、真誠與偏見、陰謀的對抗!
第三輪投票結果
後來,在回憶起當時的投票場景時,何振梁依然耿耿于懷:
“在會場休息的時候,薩馬蘭奇問我:‘你覺得怎麼樣?’我說我估計悉尼要赢,他說為什麼?他覺得不一定,我說很明顯,12票支持曼徹斯特的票會投向北京幾票?投向悉尼會有多少票?這兩者比較起來,第4輪很可能悉尼要赢得比北京更多的票!”
最後關頭遭逆轉,北京無緣奧運不出何振梁所料,第4輪投票,北京要面對昂格魯薩克遜國家的聯合陣線。
為了盡可能提前獲知消息,何振梁曾與投票的監票人、塞内加爾委員姆巴伊約定用目光表示北京是否獲勝。可是,當姆巴伊從檢票室出來,把封了口的信封交給薩馬蘭奇主席的時候,他的目光卻盡量與何振梁回避開了。
投票結束後,全體委員乘車去宣布表決結果的會場,此時何振梁知道情況不妙了,當到達會場時,早已等候在大門口的北京奧申委秘書長萬嗣铨接到何振梁的搖頭暗示,内心也是沉到了谷底.....
9月24日淩晨2點半,第4輪投票結果揭曉,當薩馬蘭奇當衆念出“The winner is Sydney(獲勝者是悉尼)”時,澳大利亞代表團激動狂歡,高聲慶祝起來,而國際奧委會澳大利亞委員高斯帕(Kevan Gosper)走上台前,笑容滿面地發表了獲勝緻辭。
悉尼獲勝瞬間,澳洲代表團歡呼雀躍
而另一邊的中國代表團成員們,則是表情沉重,無語凝噎。最終,北京以43票不敵45票悉尼,無緣舉辦2000年奧運會。
中國的第一次申奧就這樣折戟失利。消息傳回國内,舉國嘩然,很多守在電視機面前的國人都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1993年9月24日,現場等候結果的中國小朋友們充滿失望
上下打點,悉尼竊取果實然而事情并沒有完結,有關于申奧失敗的原因,很多人猜測,中國被逆轉,是因為北方某國不滿我國和韓國建交,故而最後關頭倒向了悉尼。
還有人想到了東南的小島,可是後來島内代表吳經國在自己的回憶錄透露了當時的抉擇,明确無誤地表明了為了中華民族和奧林匹克發展的利益,他選擇的也是北京。并且他還留下了最有力的證據,用照相機拍攝了寫着北京的選票!
那麼到底是何原因才導緻這次失利?
直到6年後的1999年,一切才水落石出。當時悉尼的一家報紙報道稱,為了取勝,澳大利亞奧委會主席約翰·考茲竟然在1993年申辦投票的前夜,以吃飯為名在酒店塞給兩名非洲委員每人3.5萬美元,以獲取他們原本打算投向中國的選票!
事實也證明,考茲的這一手起到了作用,第二天的結果出爐後,悉尼正好以多出2票的微弱優勢取得了舉辦權。
2000年悉尼奧運會海報
事情被曝光後,考茲卻是死鴨子嘴硬,堅決否認這是賄賂行為:“我隻是想(通過資助)幫助肯尼亞和烏幹達的體育事業,我們應該向這些委員們表達出我們期望獲勝的願望。個人認為,這件事會鼓勵他們投悉尼一票。”
7萬美元,兩張奧委會選票,中國人的奧運夢想就這樣在陰謀和詭計下破碎了,公平和正義被踐踏,無數人的努力和汗水付諸東流。
1993年9月24日,面對失利結果傷心的中國代表團成員們
尾聲等到中國下一次申奧成功,已經是8年後的2001年了,盡管2008北京奧運會中國取得了完美的成功,但具有曆史意義的2000農曆龍年奧運,就這樣被某些西方強盜從中國人手中竊取,不能不說是個巨大的遺憾。
從一個體育弱國到今日的體育強國,我們中國走了多久?距離1932年中國代表劉長春第一次參加洛杉矶奧運會,過去了90年;距離1984年選手許海峰獲得第一枚中國的奧運金牌,過去了38年;距離1993年中國首次申奧失利,已經過去了29年!
29年,鬥轉星移。如今,中國正在以勢不可擋的速度,崛起成為世界上不得不仰視的存在,隻是不知道曾經以卑鄙手段獲得勝利的某些國家,看到目前的奧運會無人問津,内心又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觸呢?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入場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