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來說一說古歌謠裡的《南風歌》、《采薇歌》、《飯牛歌》
一《南風歌》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南風
詩歌大意:南風如此和煦,可以吹散百姓的暑氣。南風來的如此及時,可以增加百姓的财富。
這首詩歌表面是寫遠古先民享受南風帶來的種種舒适與好處。實則以南風比喻堯舜盛德之風,來歌頌百姓在堯舜統治時期幸福安康的生活。
二《采薇歌》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适歸矣!于(通籲,感歎詞)嗟徂兮,命之衰矣。
西山
詩歌大意:登上西山(首陽山)呐,采山上的薇草(一種野菜)為食,用兇暴取代兇暴啊,伐纣的武王分不清是和非。神農虞夏古代聖君轉瞬即逝啊,我要去的樂土又在哪裡?多麼可悲啊,即将身赴黃泉,看來是命途多舛啊,這似乎是注定的!。
這首詩歌是由商朝末年孤竹國國君墨脫初的長子伯夷和幼子叔齊所作。古人習慣于用“伯、仲、叔、季”給兄弟們排序,儒家至聖先師孔聖人名丘字仲尼,意思就是在家中兄弟排行第二。孤竹君生前拟定讓位給老三叔齊,他去世後,叔齊讓位給老大伯夷,伯夷不接受,逃走,叔齊也因不肯繼位而逃走,王位便由孤竹君的中子繼承。二人投靠到西周武王,但是他們反對武王讨伐纣王。武王建立周朝後,二人因吃周朝的糧食而感到羞恥,便隐居于首陽山,即文中的西山。以采摘山上的野菜為生。有人說了,天下都是周朝的,你們采食山上的野菜,不也是在吃周朝的糧食麼?于是二人絕食餓死。這首歌謠就是他們餓死前的絕命辭。
後來周朝伯夷、叔齊在曆史上受到推崇有兩個原因:一是他們不貪權勢,二是他們反對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因為在他們看來,武王伐纣是以臣弑君,不仁。
對于這首詩歌,朋友們了解這個典故就可以了,可以當個流傳下來的故事來聽一聽。而二人的做法與現代人眼中的價值觀不同,不用引申思考二人的行為。
三《飯牛歌》
南山矸(音幹,意山石白淨),白石爛,生不逢堯與舜禅。短布單衣适至骭(音幹,意小腿),從昏飯牛(通販,賣牛)薄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
長夜
詩歌大意:南山山石明亮燦爛,我卻沒有生在堯舜禅讓的時代。短布單衣隻遮到小腿,從黃昏賣牛至半夜。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才能是個頭?
相傳這首詩歌是春秋時期甯戚所做。甯戚胸懷治世之才卻不得志,以此歌謠抒發對堯舜盛世的向往以及空有經綸濟世之才而不得志的憂傷。不過後來甯戚最終是得到齊國齊桓公的重用,負責齊國農業生産,幫助齊國富裕起來,是齊桓公主要輔佐人之一。
人生不會一直一帆風順,多有坎坷,當我們遇事不順之時切莫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是金子總會發光,在于我們要堅持自己内心的理想,信念。
今天就談這三首古詩歌。我們下篇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