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面是河北省傳統的漢族特色美食。宮面原為手工挂面,生産始于唐貞觀年間,經無數次工藝改進,當時即已成為具有地方風味的名特食品。清代曾連年進貢朝廷,被列為宮廷禦膳佳品,遂稱之為宮面。一起來石家莊文化中看看這特色的美食吧。
藁城宮面,又名藕面。源于隋唐,盛于明清,曆時1500餘年源遠流長。據元朝時期馬可波羅所着《馬可波羅遊記》記載,意大利空心粉就是按照“藁城宮面—藕面”模仿、演變而來。明朝詩人淩儒子曾賦詩一首:衆贊荷花貴似仙,情深又歎并蒂蓮。莫愁去蒂恐絲斷,化做藕面皆是緣。對“藁城宮面—藕面”贊譽有加。清朝時,地方官吏就以藕面常年進貢皇宮,故得名“宮面”。直隸總督李鴻章以此進貢慈禧時曾說:“藁邑之挂面,系鄉人所藝,味極适口,相傳數百載,乃名産也。”在民國時期,出口朝鮮,并受孫中山南京總統府嘉獎。
“藁城宮面—藕面”不僅是一種食品,更是一種文化。關于它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當年張果老邀柴王爺與魯班打賭,賭趙州橋禁不住張果老的毛驢和柴王爺的推柴車,結果張果老驢馱日月星辰,柴王爺車推三山五嶽,從南向北走過趙州橋,卻隻留下驢蹄印子和車轍印,而橋卻分毫無損。(河北着名民歌--“小放牛”皆因此而來)兩位神仙心中不快,不知不覺向北走了五十裡,來到了滹沱河岸邊,放眼望去遠近皆是荷花荷葉,美不勝收。
二人覺得饑腸辘辘,見荷花深處有一酒館,便走了進去。酒館是兩位八旬開外的老夫妻所開,銀發飄飄,仙風道骨。柴王爺問有啥飯菜,老太太說:“有空心的菜,空心的窩頭,還有空心的葫蘆裝的酒。”張果老一聽氣就不打一處來心想:空心的石橋讓俺們丢盡了面子,吃個飯又碰上空心菜,空心酒……,便道:“我們隻要兩碗空心面吃,别的不要。”老太一聽犯了難,看了看掌勺的老漢,老漢說:“兩位稍等,一會便好。”說完便拿菜刀出店而去。
一會那老漢拿回幾根帶梗的并蒂蓮,切去蓮花把蓮梗扔進鍋裡,轉眼便端上兩碗湯面,柴王爺吃面喝湯,狼吞虎咽,片刻即完,連贊好吃。而張果老為了驗證是空心面,就把面條含在嘴裡,用面條來吸食面湯,果然碗裡隻剩下了面,而沒了湯,才相信是空心面。張果老大吃一驚,屈指一算,原來此人乃财神爺-空心人比幹轉世。
隻見那老漢笑笑,說:“老漢名叫荷芑荪,今日有緣,請二位喝幾杯吧”說完便拿來酒葫蘆、酒杯和一盤藕片,邊倒酒邊說:“葫蘆掏的空了才叫酒葫蘆,酒杯燒得空了才能盛酒,面條鑽的空了才能吸湯,趙州的大石橋建的空了,方能負重,否則那就不是橋了……”張果老聽完,哈哈一笑,把酒一飲而盡,随手把驢鞭一扔,騎驢而去。從此後張果老便沒了驢鞭子,當地就多了一句諺語:“張果老騎驢--愛上哪兒上哪。”
那驢鞭落地化成了一座石碑,碑上有詩曰:盧溝獅不語,丹心無馬革,若得戰令出,焉能過長城?後來此地出了着名愛國抗日名将――何基豐。
後來人們便把這種面叫做:藕面,意為:因荷,得藕。随着時間推移藕面已經融進藁城人們的生命裡,并賦予了更多的感情寓意:洞房花燭夜必食藕面寓意為:夫妻今生永遠同心同德,相濡以沫;金榜題名時衆鄉親皆以藕面為賀禮寓意為:不論以後官做的有多大,人走的有多遠,都别忘了家鄉的鄉親;家來貴客、添丁進口……都能見到藕面……
“藁城宮面—藕面”是以當地優質高筋小麥精粉、精油、精鹽、雞蛋為主要原料,精心手工制作而成,直徑僅為0.7MM,皆為空心。它的制作要經過20餘道工序,工作流程70多個小時,自然風幹,且受天氣影響嚴重,對溫度、濕度要求嚴格,嚴寒、酷暑、雨霧天、陰天不能生産,年均隻有一百來天可正常生産。因不能大規模的生産。而愈發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