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現如今的三大宗教之一,更是在世界各地有着許多的信徒,而佛教發展最為繁盛之一就是中國。釋迦牟尼佛則是佛教的創始人,你知道釋迦牟尼佛出家前有什麼故事嗎?
那麼,本期佛教人物一起來了解吧!
還想了解》》佛教中的西方三聖是誰
佛陀時代,印度北部有十六國,基本上都是君主制。此外還有若幹獨立或半獨立的小國,釋迦族統治的迦毗羅衛就是其中之一。它臣屬于憍薩羅國,位于今天尼泊爾境内,接近印度邊界。釋迦族從事以稻作為主的農業。當時釋迦族的政治體制,有學者認為是貴族共和制,即由少數統治者協商進行統治;另有學者認為釋迦族實行的是專制的少數寡頭政治。
釋迦牟尼的父親淨飯王是釋迦族的首長之一;母親是摩耶夫人,她欲返回故鄉天臂城待産,在藍毗尼園産下佛陀。相對晚期的佛典編者對此添加戲劇性描寫:摩耶夫人懷孕前夢見白象入胎;她在藍毗尼園的無憂樹下,是站着生下佛陀的;阿含經更說佛是從摩耶右脅生出的;相士阿私陀聽聞太子出生,進宮預言太子将會成佛,而他等不到這一天,所以悲喜交加。
摩耶夫人在他誕生七天後去世,他由淨飯王的續妃波阇波提撫育,生有一子名羅睺羅。在一部早期經典中,他自述青年時期生活奢侈,極盡聲色娛樂,有暖、涼、雨三時宮殿輪換居住。這是當時貴族階層無論武士或商人習以為常的奢侈情況。但他因深深困擾于生死問題而出家。
佛陀29歲出家(或19歲、25歲)。他在某天中夜離城,行至阿那瑪河畔,剃去須發并去除飾物。然後南行至當時印度新文化中心地摩竭陀國,這裡群集衆多新型思想家。據載他在首都王舍城托缽時引起了頻婆娑羅王的注意,國王勸他放棄出家并交給他一支軍隊,他拒絕了。剃發和托缽是當時出家沙門的風尚,表示與婆羅門的對立。
他從學阿羅陀迦蘭,達到“無所有處定”。阿羅陀希望他留下,但他因為不滿足于此而退出;又從學郁陀蘭弗,達到更深的“非想非非想處定”,即泯“想”和“非想”的差别,住于“平等寂靜”的知見,感到心似乎與“不動的真理”合一。但這仍然無法解決問題,他還是離開了。
釋迦牟尼苦行處是尼連禅河畔的優婁頻羅聚落。苦行流行于各個時代,主張折磨不淨的肉體而達到精神的解脫。通過六年的深入體驗,展開與苦行的正面對質,他把自己弄得形銷骨立,最終确認苦行無益并終止苦行。據載其他苦行者都感歎他的堅毅,以為他将死去;而他也表示自己所經曆的苦行是空前絕後的,但仍無法達到覺悟與涅盤。
他想起小時候在樹下達到初禅之事,認為這或許能幫助自己通往覺悟,但極瘦瘠的身體難以實現初禅。他在尼連禅河沐浴;接受了牧女蘇耶妲的乳糜之供。随從的憍陳如等五人以為他放逸堕落而厭惡離去,這說明苦行在當時出家修行者中受到普遍崇敬。釋迦牟尼放棄苦行的事實,成為他後來表達佛教立場的開端,即佛教的教義不強迫人們去做極端的苦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