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曆史,起源于印度,在中國十分的盛行,拜佛人數量龐大。弘揚佛法就有四大名山,安徽九華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在曆史長河中,中國的得道高僧也蠻多的。本期佛教人物,帶你看看中國曆史上十大着名高僧。
1.都城名士,山林玄僧——支道林
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稱支公,亦曰林公,别号支硎。東晉高僧,陳留人,善草隸,好畜馬。魏晉時代,玄學流行,名士清談,蔚然成風,支遁精通老莊之說,佛學造詣也很深,他家世代崇信佛教,年曾着《聖不辯之論》,《道行旨歸》,《學道戒》等論書,在《即色遊玄論》中,他提出“即色本空”的思想,創立了般若學即色義,成為當時般若學“六家七宗”中即色宗的代表人物之盾愛馬圖。
2.取經第一,佛教革新——法顯
法顯(334年—420年),俗姓龔,平陽武陽(今長治市襄垣縣)人,三歲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東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法顯六十多歲的高齡,與同學慧景、道整、慧應、慧嵬四人結伴,從長安出發西行。至張掖,又遇見智嚴、慧簡、僧紹、寶雲、僧景,共進至敦煌。敦煌太守李浩,供給法顯等五人渡流沙河,經鄯善,至烏耆國。與法顯同行的僧人,或至高昌,或至罽賓,法顯與其他三人則渡過蔥嶺,到達北天竺。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也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傑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
3.譯經大師,三論之祖——鸠摩羅什
鸠摩羅什(344-413),一譯“鸠摩羅什(耆)婆”,略稱“羅什”或“什”,意譯“童壽”。祖籍天竺,混血,出生于西域龜茲國(今新疆庫車),家世顯赫,其祖上世代為相,倜傥不群,馳名遐迩。鸠摩羅什自幼天資超凡,半歲會說話,三歲能認字,五歲開始博覽群書,七歲跟随母親一同出家,曾遊學天竺諸國,遍訪名師大德,深究妙義。他年少精進,又博聞強記,既通梵語,又娴漢文,佛學造詣極深。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經藏、律藏、論藏三藏,并能熟練運用,掌控自如,乃三藏第一人,與玄奘、不空、真谛并稱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位列四大譯經家之首,翻譯學鼻祖,語言學大師。
東晉太元八年(384年),太祖呂光取西域高僧鸠摩羅什到達甘肅涼州,鸠摩羅什在甘肅涼州待一十七年弘揚佛法,學習漢文,後秦弘始三年(401)入長安,至十一年(409)與弟子譯成《大品般若經》、《法華經》、《維摩诘經》、《阿彌陀經》、《金剛經》等經和《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論,系統介紹龍樹中觀學派的學說。總計翻譯經律論傳94部、425卷,其中“三論”(《中論》、《十二門論》、《百論》)為三論宗主要依據;《成實論》為成實學派主要依據;《法華經》為天台宗主要依據;《阿彌陀經》為淨土宗所依“三經”之一。
鸠摩羅什是世界着名思想家、佛學家、哲學家和翻譯家,是中國佛教八宗之祖。其譯經和佛學成就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着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合稱“什門四聖”。
4.一世祖師,傳奇人物——菩提達摩
菩提達摩是南北朝禅僧,略稱達摩或達磨,據《續高僧傳》記述,南天竺人,屬婆羅門種姓,通徹大乘佛法,為修習禅定者所推崇。北魏時,曾在洛陽、嵩山等地傳授禅教。當時對他所傳的禅法褒貶不一,約當魏末入寂于洛濱。據《景德傳燈錄》着作有《少室六門》上下卷,包括《心經頌》、《破相論》、《二種入》、《安心法門》、《悟性論》、《血脈論》6種。還有敦煌出土的《達摩和尚絕觀論》、《釋菩提達摩無心論》、《南天竺菩提達摩禅師觀門》等,大都系後人所托。弟子有慧可、道育、僧副和昙林等。
5.智者大師,天台創始——智顗
智顗(公元538年農曆2月16日-公元597年農曆8月3日),中國佛教天台宗四祖,也是實際的創始者。俗姓陳,字德安。隋代荊州華容(今湖北監利縣)人,祖籍穎川(河南許昌)。世稱智者大師、天台大師。
七歲即好往伽藍,諸僧口授普門品一遍,即誦持之。年十八,投果願寺法緒出家。未久,随慧曠學律藏,兼通方等,後入太賢山,誦法華、無量義、普賢觀諸經,二旬通達其義。
陳天嘉元年(公元560年),入光州大蘇山,參谒慧思,慧思為示普賢場,講說四安樂行,師遂居止之。一日,誦法華經藥王品,豁然開悟。既而代慧思開講筵,更受其付囑入金陵弘傳禅法。于瓦官寺開法華經題,從而樹立新宗義,判釋經教,奠定了天台宗教觀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