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海鮮,大家一定首先想到的就是貝類。
對!貝類作為海鮮之中最為鮮美的種類一直都是吃貨們的最愛。
海蛎子、扇貝、海螺、蛏子......别說吃了,作為資深海鮮吃貨的我,每當一想起這些就忍不住口水直流。
遼甯地處黃、渤海沿岸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各種海産貝類數不勝數。平時在市場上常見的或者平時去海邊“趕個小海”的收獲,能叫得出名字的有多少種?今天咱們就一起來歸納歸納?
那咱們這就開始吧~
在說正題之前,先給大家介紹幾個小知識,以便于大家能夠在接下來的内容裡能夠輕松看懂一些貝類的身體構造。
1,放射肋:以殼頂為起點向腹緣伸出的放射狀條紋。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赤貝或者扇貝殼上豎着長的那一條一條的“條紋”。
2,厣( yǎn):腹足綱獨有的保護裝置,由足後端背面皮膚分泌而成的,角質或石灰質的片狀物。簡單的說就是螺類殼口位置的那個“蓋”。例如咱們平時吃海螺或者“波螺”的時候先要從肉上面揪下來的那個“蓋”。
1、學名:蝦夷扇貝。俗稱:夏夷貝、扇貝、幹貝等。軟體動物門、瓣鰓綱、異柱目、扇貝科、扇貝屬
蝦夷扇貝的左殼是扁平的,呈現黃白色;右殼比左殼稍微大一點點,而且比左殼凸起,呈現紫褐色。殼表面有15~20條放射肋。雌雄異體。
蝦夷扇貝為濾食性貝類,雜食性,攝食細小的浮遊植物和浮遊動物、細菌以及有機碎屑等。其中浮遊植物以矽藻類為主,鞭毛藻及其他藻類為次。浮遊動物中有撓足類、無脊椎動物的幼蟲等。
蝦夷扇貝作為一種冷水性貝類,經濟價值很高,上世紀80年代由我國從日本引進,現在已經成為我國北方沿海(遼、魯、冀)的主要貝類養殖品種。
蝦夷扇貝的個頭很大,小編曾經見過殼高20厘米左右的大蝦夷扇貝。
蝦夷扇貝的品質很好,燒烤、煮食、生吃(貝柱蘸辣根)都非常美味。
蝦夷扇貝
蝦夷扇貝
蝦夷扇貝
2、學名:海灣扇貝。俗稱:扇貝、海灣貝。軟體動物門、瓣鰓綱、翼形亞綱、異柱目、扇貝科、栉孔扇貝亞科、海灣扇貝屬
它的貝殼中等大小,殼質較薄,但很堅韌,呈圓形。殼表多呈灰褐色或淺黃褐色,具深褐色或紫褐色雲狀花斑,一般左殼的顔色較淺而右殼較深。約有18條放射肋。海灣扇貝為濾食性貝類,濾食海水中的微生物、單細胞藻類、有機碎屑和海洋小型生物。
上世紀80年由我國水産科研工作者由美國引進,現已成為遼、魯、冀三省主要的貝類養殖品種。
海灣扇貝的一個比較另類的特點就是“雌雄同體”,也就是說它的性腺内既有卵巢又有精巢。
海灣扇貝的生長周期快,肉質不錯,肉質鮮美,雖然個頭沒有蝦夷扇貝大,關鍵是價格低。
平時在市場上基本都是3~5元錢一斤。
海灣扇貝
海灣扇貝
3、學名:栉孔扇貝。俗稱:扇貝、栉孔貝。軟體動物門、瓣鰓綱、翼形亞綱、珍珠貝目、扇貝科扇貝屬
栉孔扇貝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它的貝殼上長着一排排類似于棘刺一樣的小齒狀物,也就是咱們俗話說的:“貝殼上不光滑,疤疤賴賴的”。而且它的貝殼顔色比較鮮豔,常呈現出紫褐色、黃褐色、深橘紅色等顔色。
它的攝食方式與前兩種一樣,都是濾食性,也就是濾食海水中的各種浮遊生物以及有機碎屑等。雌雄異體。
栉孔扇貝分布于中國(黃海、渤海、東海)、朝鮮半島、日本等地;在中國主要分布于北部沿海,尤以山東半島為多;山東長島和遼甯大連、長山島等地是主産地;
它的經濟價值很高,加工成的幹貝丁是很名貴的食材。
栉孔扇貝
栉孔扇貝
4、蛾螺(卡民氏蛾螺)。俗稱:香螺、海螺、響螺等。香螺屬于腹足綱蛾螺科軟體動物,為我國特有種,産于黃海、渤海,主要分布于廣東,福建,遼甯,山東等地區。
它栖息于潮下帶較深砂泥質海底,海底拖網常采到。其為肉食性或腐食性,主要食物為雙殼類,喜食底栖性貝類或死亡的魚類。
香螺的肉質鮮美,口感勁道,在海鮮市場上非常受推崇。煮食或燒烤吃,味道都是相當不錯的。
香螺
香螺
5、學名:脈紅螺。俗稱:海螺、紅裡螺、紅裡子、刺波螺等。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前鰓亞綱、狹舌目、骨螺科、紅螺屬
貝殼略近梨形,個體較大。螺旋部小,體螺層膨大。殼面密生低而均勻的螺肋,向外突出形成肩骨。殼面黃褐色或灰色,有棕色點線花紋,殼口呈現桔紅色是它的顯著特征。
它生活在數米或十餘米水深的淺海泥沙碎貝殼質海底,幼小個體則常見于潮間帶岩礁間。可人工養殖,産量較高。
脈紅螺與香螺作為遼甯、大連地區常見的兩種海螺,從肉質及味道上來說,香螺還是比脈紅螺要好一些的。但要注意,吃這兩種螺的時候,香螺要去掉“腦”,脈紅螺要去掉“辣勁”。這兩個東西如果不去掉的話,吃的時候影響口感,而且吃多了或許還會頭暈。但如果吃的少或者對這兩個東西不敏感的話,可以忽略不計。
脈紅螺的食用方式主要還是煮食,另外用“海螺頭炒黃瓜片”也是一道非常受歡迎的菜肴。
脈紅螺
脈紅螺
6、學名:扁玉螺。俗稱:肚臍波螺、波螺、香波螺等。腹足綱、前鰓亞綱、中腹足目、玉螺科
呈半球形,堅厚,背腹扁而寬。殼頂低矮,螺旋部較短,體螺層寬度突然加大。殼面光滑無肋,生長紋明顯。殼面呈淡黃褐色,殼頂為紫褐色,基部為白色。
它雖然被咱們很多人俗稱為“肚臍波螺”,但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肚臍波螺”。它的肉質及味道比“肚臍波螺”略差。真正的“肚臍波螺”在下面一條有介紹。
扁玉螺
扁玉螺
7、學名:灰黃鐮玉螺。俗稱:肚臍波螺、波螺、福氏玉螺。它的貝殼呈梨形,殼質較薄,堅實,一般殼高15~40毫米。螺層約6層,頂部的3層螺層很小。殼表光滑,生長線細密。殼面灰褐或黃灰色。殼内面棕黃色或灰紫色,具光澤。
它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肚臍波螺”。
從外形看,其實與扁玉螺還是有明顯區别的,而且肉質和味道都要比扁玉螺好一些,但現在市場是已經不多見,常見的基本都是扁玉螺。
灰黃鐮玉螺(肚臍波螺)
灰黃鐮玉螺(肚臍波螺)
灰黃鐮玉螺(肚臍波螺)
8、學名:魁蚶。俗稱:赤貝、毛蛤、大毛蚬子等。瓣鰓綱、列齒目、蚶科、蚶屬。
魁蚶的殼質堅實且厚,斜卵圓形,極膨脹。左右兩殼近相等。殼面有放射肋42~48條,以43條者居多。放射肋較扁平,無明顯結節或突起。殼面呈白色,布滿棕色的“短毛”,有的肋溝呈黑褐色。
黃海北部大連及丹東地區沿海為我國主要産區,山東文登、威海、石島和河北塘沽等地也有一定産量。
吃法一般都是選個頭較大的切片生吃(蘸辣根),但這種吃法不衛生。煮着吃或者做湯也非常不錯。
魁蚶
魁蚶
9、學名:毛蚶。俗稱:毛蛤、毛蚬子等。軟體動物門、雙殼綱、列齒目、蚶科、毛蚶屬。
它的殼質堅厚,長卵圓形,通常兩殼大小不等,右殼稍小。背側兩端略顯棱角,腹緣前端圓,後端稍延長。殼面有放射肋35條左右,肋上有方形小節結,狀似瓦壟。它與魁蚶的區别在于放射肋比魁蚶少,而且個頭較小。
我國近海海域均有分布,遼甯地區沿海較為常見。通常的吃法為煮食,“毛蚬子拌菠菜”也是一道很受歡迎的菜肴。
毛蚶
毛蚶
10、學名:泥蚶。俗稱:血蚶。軟體動物門、雙殼綱、列齒目、蚶科、蚶屬。
它的貝殼極堅硬,卵圓形,兩殼相等,相當膨脹。它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放射肋粗壯,而且數量較少,僅有18~22條。
我國沿海各地均有分布,河北、山東、浙江、福建、廣東均進行人工養殖,産量較高。
遼甯地區的市場上不是太常見,主要還是以魁蚶和毛蚶為主。
泥蚶
泥蚶
11、學名:菲律賓蛤仔。俗稱:花蚬子、花蛤、花甲、蚬子等。軟體動物門、瓣鰓綱、異齒亞綱、簾形目、簾蛤科、蛤仔屬。
它的貝殼呈卵圓形、較厚實且膨脹,表面呈灰黃色或灰白色,有大量形狀各異的花紋,表面具有緻密的放射肋,一般為90~107條,貝殼内面多為灰白色。
菲律賓蛤仔的出入水管長,基部愈合,前段小部分分離,入水管的口緣觸手不分叉。這是與另一種與菲律賓蛤仔及其相像的“雜色蛤”明顯的區别之處,也是區分二者的重要指标之一。
菲律賓簾蛤是以發達的斧足,挖掘砂泥營穴居生活的。漲潮時,升至灘面,伸出水管進行呼吸、攝食和排洩等活動;幹潮後或遇到外界刺激時,則雙殼緊閉,或依靠足的伸縮活動,退回穴底,在灘面上留下兩個靠得很近的由出、入水管形成的孔。
可以說,菲律賓蛤仔是咱們在海鮮市場上最為常見的一種貝類了,吃法也比較豐富:煮、炒、涮、烤都可以。例如:辣炒蚬子這道菜就是大多數吃貨們的最愛,也是一道非常棒的下酒菜。
菲律賓蛤仔
12、學名:牡蛎。俗稱:海蛎子、蚝、生蚝、蛎頭(帶殼的叫法)等。軟體動物門、瓣鰓綱、翼形亞綱、異柱目、牡蛎科、牡蛎屬
它是世界上第一大養殖貝類,是人類可利用的重要海洋生物資源之一,為全球性分布種類。牡蛎不僅肉鮮味美、營養豐富, 而且具有獨特的保健功能和藥用價值,牡蛎還富含大量蛋白質和人體所缺的鋅,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海産珍品。
我們常見的牡蛎品種有:長牡蛎、褶牡蛎、密鱗牡蛎、近江牡蛎、大連灣牡蛎等。
海蛎子的吃法可謂是多種多樣,最簡單粗暴的莫過于直接生吃(蘸辣根)非常鮮、爽。另外,煮着吃、涮火鍋、燒烤以及特色菜“炸蛎黃”更是鮮香無比。
牡蛎
牡蛎
牡蛎
13、學名:織紋螺。俗稱:海煞子。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前鰓亞綱、新腹足目、織紋螺科、織紋螺屬
它的外形特征表現為尾部較尖,細長,長度為1厘米左右、寬度約為0.5厘米,厣較小。
織紋螺屬于那種個頭雖小,但吃起來沒夠的小海鮮,無論在燒烤店裡還是海鮮攤上都是搶手貨,以前很便宜,但近些年來價格卻持續走高。
雖然它很鮮、很好吃。但小編在這裡要特别提醒大家:由于織紋螺體内容易富集毒素,所以食用它之後極易引起嚴重的中毒,而且織紋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是麻痹性貝類毒素,類似于河豚魚毒素,中毒主要以神經性麻痹症狀為主,死亡率較高。
所以,國家及地方衛生部門已經嚴令禁止食用織紋螺。
織紋螺
織紋螺
14、學名:青蛤。俗稱:黑老婆(河喽坡)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簾蛤目、簾蛤科
它的貝殼中等大,兩殼大小相等,近似于圓形,雙閉殼肌,殼表面顔色以青黑色為主。
青蛤其實現在已經不是很常見,它的味道很鮮美,肉質勁道嫩滑。非常适合煮食或做湯。
青蛤
15、學名:鏡蛤。俗稱:牛眼蛤、牛眼蚬子、蛤叉等。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簾蛤目、簾蛤科
它的貝殼近似圓形,殼長略大于殼高,兩殼大小相等,殼頂低而尖。
國内海域廣泛分布,遼甯境内主要分布于大連沿海。
很多人一直分不清青蛤和鏡蛤到底哪種是“牛眼蛤”,其實很好區分:殼顔色非常深、而且殼很厚的那種是青蛤,殼表面顔色淺一些的是鏡蛤,也就是咱們常說的“牛眼蛤”。
另外還有一種更簡單粗暴的區分方法:生吃一個,“牛眼蛤”根本就沒法生吃,因為又澀又辣。
經過烹調的“牛眼蛤”非常鮮美,尤其是熬湯、涮火鍋時,那味道絕對是鮮中極品!
鏡蛤
16、學名:文蛤。俗稱:文蛤、蛤蜊?等。軟體動物門、瓣鰓綱、異齒亞綱、簾蛤目、簾蛤科、文蛤屬。
它的貝殼背緣略呈三角形,腹緣圓形,兩殼相等,兩側不等,殼長略大于殼高,殼質堅厚。殼頂突出稍偏前方,殼表膨起、光滑,被有一層黃褐色殼皮,生長紋清晰,有環形褐色帶、鋸齒狀或波紋狀褐色花紋。
遼甯省境内大連地區的莊河、丹東沿海産量較高。
文蛤肉質細嫩,非常鮮美,是貝類海鮮中的上品。文蛤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還含有糖類、各種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人體必需的礦物元素。
文蛤的吃法多種多樣,熬湯、燴炒、煮食、燒烤均風味俱佳。
文蛤
文蛤
17、學名:皺紋盤鮑。俗稱:鮑魚、九孔鮑、盤鮑等。腹足綱、前鰓亞綱、原始腹足目、鮑科、鮑屬。
皺紋盤鮑隻有一片貝殼,吸附在岩礁上生活。其貝殼大,橢圓形,較堅厚。殼頂鈍,微突出于貝殼表面,但低于貝殼的最高部分。從第二螺層到體螺層的邊緣有一列高的突起和孔,其開孔3~5個。殼面有許多粗糙而不規則的皺紋。生長線較明顯,沿着其水孔列左下側面有一條凹的螺溝。殼口卵圓形,幾乎與體螺層等大。無厣。足極發達。殼表為深綠褐色,殼内面為銀白色帶青綠的珍珠光澤。
皺紋盤鮑足部肌肉極肥大,是我國出産的鮑類中個體最大的。它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是著名的海珍品,也是各種宴席上的一道“硬菜”。
它的殼可入藥(中藥材:石決明)
皺紋盤鮑
皺紋盤鮑
由于篇幅和時間原因,先為大家介紹這麼多,大約還有十幾種常見貝類等小編好好歸納一下将在下一期繼續為大家做詳細介紹。
小編才疏學淺,所述内容難免有錯誤及遺漏之處,還請各位朋友多多批評指正。
本文所用圖片均來源于網絡,若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小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