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戲,江蘇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2008年6月,經國家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于淮海戲的發展曆程吧,看它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1、正式定名
淮海戲曾在民間稱為“小戲”,與柳琴戲、泗州戲同源于“拉魂腔”,因流行于淮海地區,曾稱"淮海小戲",1955年正式定名。淮海戲。
2、老藝人傳說
表演技巧據淮海和安徽泗州的老藝人傳說,清乾隆年間海州一帶流行[太平歌]、[獵戶腔],後衍變為說唱民間故事的“打門頭詞”,因以三弦伴奏,又名“三刮調”。至道光年間,開始打地攤演出“對子戲”、“三小戲”,女角均由男藝人扮演。
“随身衣,就腳鞋”,化妝十分簡陋。後來,逐漸增添了一些本頭戲;伴奏除三弦外,又增加了大鑼、小鑼、铙钹等打擊樂;唱腔上形成了剛勁粗犷的男腔[金風調]、高亢遠揚的女腔[二泛子];表演上,醜腳脫胎于農村生活,創造了“雞刨塘”、“麻雀跳”等步法身段;旦腳注重跷功,在“扭”中形成了“耍手巾”、“耍扇子”、“推衫”、“投跟”等表演技巧。
3、光緒六年
1880年後,徽、京劇先後流入淮海地區,在交流中,迅速豐富和提高了小戲的表演藝術,出現了一大批一家班、同莊班、師徒班等班社,流傳地區不斷擴大,除淮海地區的10多個縣、市外,并延伸至皖東北一帶,吸收了劇目,革新了唱腔,豐富了表演。
光緒二十六年,出現了第一代女藝人,藝術上也有了新的發展。至抗戰前夕,行當已齊全,分五腳生(小生、文堂生、老生、奸白、勾角)和五腳旦(奶小旦、花旦、青衣、彩旦、老旦)兩類10行;服裝、化妝、臉譜均由京劇引進;伴奏的皮三弦改為闆三弦;劇目除自己原有的以外,又從京劇、徽劇、僮子戲、工鼓鑼、小唱本移植改編,有了極大的豐富,号稱有“三十二大本,六十四單出”。
4、兩大表演流派:
形成東北和西南兩大表演流派,東北藝人多以唱工聞名,西南藝人則以做工見佳。單維禮将剛勁的[金風調]轉入低音區演唱,又吸收徽劇[哭腔]而衍變為[悲調];葛兆田仿效工鼓鑼唱法,創造了[小滾闆]、[一挂鞭],一氣能唱二三十句;女藝人王大娘改女腔[二泛子]為[嗨嗨調],把琴書、地方小調、工鼓鑼等因素都融化于中,受到觀衆喜愛。同時表演動作也有了極大豐富與發展,女藝人趙大娘(賽蝴蝶)、谷大娘(白蝴蝶)及葛殿林之妻花蝴蝶,因動作花哨優美,被群衆譽為“三蝴蝶”。
5、成立了淮海劇團
50年代中,在“推陳出新”方針指引下,挖掘了一批為群衆所喜愛的傳統劇目,其中《催租》、《三拜堂》、《皮秀英四告》等,分别被越劇、湘劇、黔劇、粵劇、評劇、黃梅戲等兄弟劇種所移植;同時創作了大量現代戲,其中《姑嫂看畫》、《借驢》,《海花》等在群衆中較有影響。
随着劇目的豐富,淮海戲的唱腔與伴奏也迅速得到發展。如谷廣發等在[金風調]基礎上,發展創造了男基本唱腔[東方調];楊雲發等創造了[小醜調];女腔基本調[好風光]形成多種闆式;古老的[二泛子]經過創新,已成為淮海戲另一個主要女唱腔。樂隊在增添了琵琶、闆胡、唢呐、闆鼓、大鼓、堂鼓等樂器外,還創作了有特色的淮海高胡。
行當方面又有突破,分為正旦、小旦、彩旦、老旦、刀馬旦、老生、正生、小生、武生、老醜、大乙醜、小耍醜、奶醜、武醜、大花、黑花、紅花等。演出地區也不斷擴大,北上山東諸城、臨沂,南下無錫、蘇州和上海。
6、恢複建制
十年革命期間,劇團或被撤銷,或與其他劇種合并為文工團。許多主要演員被揪鬥,不少中青年演員被迫改行。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省、市、縣各淮海劇團先後恢複建制。除恢複上演傳統劇目外,還創作了《春回糧倉》、《十裡香》、《兒女情》、《果園風情》等現代戲。各市、縣戲校和培訓班,已培養了一批學員,基本解決了淮海戲藝術接班人的問題。
1987年,全省有淮海劇團7個,其中省級1個、市級1個、縣級5個,除省淮海劇團為全民所有制性質,市、縣淮海劇團均為集體所有制。是年,全省淮海劇團創作演出劇目4個,上演劇(節)目40台,演出1852場次,觀衆142萬人次,約一半是在農村演出。全年演出收入52.6萬元。
7、曆史意義
民國29年(1940年),黨在淮海地區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各縣先後将流散的小戲藝人組織起來學習、整頓,并成立“民間藝人抗日救國會”和“淮海戲實驗小組”。藝人們與新文藝工作者一起,積極宣傳,鼓動抗日,編排了近百出現代戲,在群衆中影響很大。
解放戰争中,部分藝人随軍轉戰南北,“肩背步槍驅敵寇,手提三弦唱英雄”。民國37年,兩個“大衆淮海劇團”(分屬于淮海區第三中心縣委和淮陰專區)和學校、農村的業餘劇團一起編演現代戲,深受廣大軍民歡迎。
通過排演大量現代戲,淮海戲的音樂、表演有了很大的改革和發展,伴奏增加了二胡、笛子、月琴等樂器;湧現了不少新唱腔,如湯增桐、呂文橋在《柴米河畔》中改編設計的[好風光調],後來成為淮海戲女腔的基本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