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轉星移,四季輪換
新的一年
在日晷光影的轉動中
在四時的交替循環中
又一次,默默的開啟~~~
古人,從觀察太陽周年運動
早已領略四季最細微的變化
用以指導農耕
确保一年的五谷豐登
古人認為,重要節氣
要以莊重的儀式
表達對天地間“四時五行”的敬畏
甚至還将自然的現象
延伸到人情社會中
立春後若“風不解凍”
朝廷中就“号令不行”
除過二十四節氣之外
智慧的古人
還對時序演變進行了微小劃分
春季丨雅稱
三春
昔日農曆以正月為孟春,
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
合稱“三春”。
——孟郊《遊子吟》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
九春
古時的“三春”3個月共90天,
10天為一春,故有“九春”之名。
阮籍的筆下就有
“悅怪若九春,馨折似秋霜。”
青春
春天萬物複蘇,
草木繁茂,一片青綠。
——杜甫的絕句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青陽
春天空氣清爽新鮮,
陽光溫和明媚。
——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八首》
“ 白日每不歸,青陽時暮矣。”
豔陽
春天風光明媚,
故又稱“豔陽”。
——鮑照《學劉公幹體》
“豔陽桃李節,皎潔下成妍。”
芳春
百草萌發,
奇花異草鬥芳菲。
——陸遊《長安有狹邪行》
“烈心厲勁秋,麗月艮鮮芳春。”
此外,春天還有“蒼靈”、“陽春”、“陽節”、“昭節”、“淑節”等别稱。
夏季丨雅稱
三夏
古人稱四月為孟夏,
五月為仲夏,
六月為季夏,
簡稱“三夏”。
——古樂府詩集《子夜四時歌·夏歌》
吟:“情如三夏熱,今日偏獨甚。”
九夏
夏季三個月共九十天,
遂名“九夏”。
——陶淵明《榮木》詩序
“日月推遷,已複九夏。”
長夏
本指農曆六月,
亦泛指夏季,
是謂夏季白晝特别長。
——杜甫《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朱明
《爾雅·釋天》稱:
“夏為朱明。”
——《漢書·禮樂志》
“朱明盛長,敷與萬物。”
朱夏
《爾雅·釋天》以“夏為朱明”,
後人由此引伸為“朱夏”。
——曹植《槐賦》
“在季春以初茂,踐朱夏而乃繁。”
昊天或炎節
《梁元帝纂要》稱:“夏天曰昊天,
風曰炎風,節曰炎節。”
又稱炎序、炎夏、夏序。
——錢起《送薛判官趙蜀》詩
“單車動夙夜,越境正炎節。”
長赢
赢,通盈,
謂使草木長盈者為夏。
——《爾雅·釋天》
“春為發生,夏為長赢。”
槐序
槐樹夏季開花,
故名夏為“槐序”。
——楊慎《藝林伐山·槐序》
“槐序,指夏日也。”
秋季丨雅稱
三秋
古時人們将秋季的七、八、九月份,
分别稱為孟秋、仲秋、季秋,
合稱“三秋”,代指秋天。
——王勃的《滕王閣序》
有“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九秋
整個秋季共分為九旬,
故古人有時也用
“九秋”來代稱秋天。
——張協的《七命》詩
“唏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鳴風飙。”
金秋或金天
按五行推演,
秋屬金,
故稱“金秋”或“金天”。
——唐王維的
《奉和聖制天長節賜宰臣歌應制》
“金天淨兮麗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
素秋或素節
秋天的顔色為五色(青赤白黑黃),
中的“白”故有時指重陽節,
有時則泛指秋天。
——宋朝歐陽修有詩
雲:“我來夏雲初,素節今已屆”
金素
李善注:“金素,秋也,
秋為金而色白,
故曰金素也。”
——《昭明文選》
“術職期闌署,理棹變金素”。
商秋
因晚秋寒風凄厲。
——馬祖常《秋夜》
“素商凄清揚微風,草根之秋有鳴蛩。”
勁秋
指肅殺的寒秋,
因秋風勁吹,故名。
——陸機《文賦》中有句
“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
泰秋
泰,物豐,
謂其時安泰吉祥。
——《管子·出國軋》有這樣的記載
“泰秋,民令之所止,令之所發。”
西陸
古代指太陽運行到西方七宿的區域,
本為二十八宿中昂宿之别稱,
後亦代稱秋天。
——駱賓王《在獄詠蟬》
曰:“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白藏
按五色學說,秋色為白,
秋又為收獲儲藏季節。
——如《爾雅·釋天》
曰:“秋為白藏,冬為玄英。”
冬季丨雅稱
玄英
《爾雅·釋天》:“冬為玄英。”
隆冬
冬天最冷的一段時期。
——《晉書·王獻之傳贊》
“觀其字勢,如隆冬枯柯。”
三冬
古代以農曆十月為孟冬,
冬月為仲冬,
臘月為季冬。
——唐杜荀鶴《溪居》
詩:“不說風霜苦,三冬一草衣。”
九冬
冬季共90天,故雲。
——南朝梁沈約《夕行夜間鶴》
雲:“九冬霜雪苦,六翮飛不住。”
嚴冬
——南朝梁簡文帝集《大同冬月庚戌》
詩:“是節嚴冬景,寒雲掩落晖。”
冬節
有時專對冬至而言,
有時泛指冬天。
——《南齊書·武陵昭王晔傳》
“冬節間訊,諸王皆書,晔獨後來。”
——曹操《卻東西門行》
“冬節食南稻,春歸複北翔。”
草木的枯榮
見證着每個時序的微小變化
新的一年,從春天開始
四季雅稱
親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