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上午,濟南各個中小學相繼開學,濟南市又有一批學校在“新家”迎新。記者梳理發現,濟南市有14所新建中小學在秋季新學期開學之際全新啟用。
濟南市區新建14所新校
今年市區新啟用中小學數量最多的為曆城區,有9所中小學開門迎新,除了曆城區文博學校暨龍湖春江郦城學校以外,還有曆城區興元小學(唐冶魯能泰山七号小區代建);雪山片區中新國際城小區代建小學;曆城區将山小學(萬科城市之光小區代建);曆城區張馬屯小學(萬科新裡程小區代建);曆城區華山第四小學(華山片區中海項目代建);曆城區梁王小學;華福國際小區代建小學以及唐冶帝華鴻府小區代建小學。
曆下區和高新區也各有3所中小學開學。據曆下區教體局工作人員介紹,濟南市曆下區立德學校、濟南市輔仁學校北校區這兩所新建學校已經在1号開學。此外,濟南市智遠小學則是新址重建。高新區教體局工作人員稱,濟南高新區瀚陽小學今年新招320人,包括一年級和二年級兩個級部。濟南高新區金谷德藝小學今年新招240人,由濟南高新區東城逸家小學托管。
市中區隻有原山小學一所新建中小學。天橋區和槐蔭區則沒有新建中小學開學,但天橋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天橋區海爾雲世界小學預計年底投入使用,天橋區瑞景中學已完工,因對口瑞景小學最高至四年級,無生源,暫不投入使用。槐蔭區教體局工作人員也表示,今年槐蔭區新建中小學均為回遷。“南辛學校、段店小學為回遷,田莊小學是原址重建。”
保證師資,集團化辦學成趨勢
對于新建學校的家長來說,如何保證師資是他們一直關注的焦點,在盤點中記者發現,對新建學校而言,集團化辦學逐步成為趨勢。
集團化辦學的意思是将一所名校和若幹所學校組成名校集團,以名校為龍頭,在教育理念、學校管理、教育科研等方面統一管理,實現管理、師資、設備等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以保證同樣的教育品質。各校之間又相對獨立,有各自的辦學特色,實現互惠互助。
在今年14所新建中小學中,雪山片區中新國際城小區代建小學隸屬于曆城二中教育集團,市中區原山小學隸屬于濟南市勝利教育集團,高新區瀚陽小學由山大基礎教育集團托管等。記者采訪了幾所新建學校的負責人,他們都表示為了保證新建學校的師資,一般都是從原教育集團比較成熟的老校中,選派一些教學精英教師、骨幹教師和專家調到新學校,新學校老師也定期去總部培訓,以此來保障師資。
“原山小學已經招生了三年,但前兩年一直在白馬山小學借地就讀,今年搬入新校舍,目前有1年級3個班,2年級2個班,3年級1個班,共有200多位學生,19位老師。”學校執行校長唐忠亮告訴記者,學校老師主要由勝利大街小學核心老師、借地就讀時招聘的老師以及新招聘老師三部分組成,“我們學校老師遍布各個年齡段,既有教學經驗足的老教師也有更理解學生想法的新教師。”
曆城二中教育集團也為國際城校區提供了部分師資,定期培訓也是國際城校區老師的培養方式。“我們學校今年剛招生,一年級的2個班共58個孩子,所以目前隻有8位老師,是由部分公辦學校調入或者集團招聘的。”國際城校區的相關負責人侯登強強調,雖然隻有8位老師,但集團在招聘時有教學經驗設置,“目前所有老師都有2年以前的教學經驗,還有的老師有5年甚至更久。”
國際城校區全景(學校供圖)
與原山小學不同的是,在音樂和美術課程中,國際城校區不是本校老師,而是實行“走教”制度。“我們學校今年剛招生,一年級的2個班共58個孩子,所以目前隻有8位老師,在教學上其實是完全足夠。”侯登強告訴記者,音樂和美術科目比較專業,為了保證教學質量,這兩門課程是由稼軒中學和稼軒小學的音美老師走班上課。
生活日報記者 劉曉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