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對于古代的秀才,估計人們都是耳熟能詳。在人們看古裝劇的時候總有他們的身影。那麼秀才在現代算是什麼水平呢?本期的曆史故事,為你解析。
中國科舉制度到了明清兩朝已經到了巅峰狀态,各項程序已經很成熟了。
從考試的種類來說,分為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其中院市又包括(縣試、州市、院試),讀書人如果通過了這每一級的考試,這都會有一個頭銜。
最開始在私塾讀書的,或者從私塾畢業後在自己家中學習的讀書人,都叫童生,這和年齡沒有任何關系,在古時候還有六十多歲的童生,很正常。
如果這個童生通過了院試裡面的三場考試,那就通過了所謂的童試,具備向上升級的能力了,那可被稱為生員,也就是我們稱的秀才。
秀才下一步參加的考試是鄉試,上面說過的院試是在省城進行的,而這個鄉試也是在省城進行。不同的是院試的主持者是本身的學政,而鄉試的主持者是朝廷從中央派下來的官員。
秀才如果通過鄉試,則就是舉人了。舉人已經可以當官了,而且身份很高,見知縣級别的官員都是可以有座位的。
舉人下一步是參加在京城由禮部組織的會試,通過會試的舉人被稱為貢士。
貢士下一步就有資格參加最後一部的殿試了,殿試一般由禮部尚書主持,皇帝參加,過了殿試,就是進士,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所以秀才的含金量還是非常高的,考中了秀才,雖然不能直接做官,當時也能保證你這一輩子吃喝不愁,不用務農為生了。今天的考試級别和古代不同,不是升級制的,而是根據年齡和學曆的增長而進行的考試,沒有可比性。
如果真要硬性比較的話,按照今天的學曆劃分:專科、本科、碩士、博士來算,秀才勉強可以對得上本科這個級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