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家都知道,明朝的開朝皇帝,是他使科舉制度盛行,讓出生在窮苦人家的才子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不過後面他又殺了所有的開國功臣,本期的曆史故事,講講他為什麼不把皇位傳給朱棣。
朱元璋有26個兒子,但是成器的不多。他越到晚年越發愁--這麼大的江山,我死之後,交給誰來坐?
長子朱标當然是最合适的人選,朱标傳說為馬皇後親生。朱元璋一登上皇位,就給馬皇後吃了顆“定心丸”,冊立13歲的朱标為皇太子,即未來的國家領導人,也算是對得起這位相濡以沫的奇女子。朱元璋聘請浙江名士宋濂等人為太子的老師,希望将朱标培養成合格的接班人。
精心培養25年之後,朱标已經38歲,繼承父親大位的能力是有了,可是朱标的身體熬不住。1392年1月,朱标從陝西視察回來後,身上長了個大肉瘤,折磨得寝食難安,異常痛苦。朱标的長子朱雄英10年前已經死了,伺候父親全靠次子朱允炆。
朱允炆年僅14歲,日夜守在父親身邊,至少也算是1392年度“感動中國”的孝子人物。他是個偏腦袋,朱元璋給他起了個“半邊月”的綽号。朱允炆從小生活在深宮之中,在知識分子中間長大,知識淵博,而且以德服人。但他性格仁柔,心太軟,臉不厚,心不黑。
朱标病了4個月不幸英年早逝
但朱标還是不幸早逝。對于勤懇的老皇帝來說,這是極為罕見的大事件,不是普通的喪子之痛--接班人沒有了,整個帝國的命運怎麼辦?那麼多大将手握重兵,怎麼節制?這件事折磨着老皇帝,居然28天沒有上朝。朱允炆将3個年幼的弟弟照顧得十分周到,這一切朱元璋都看在眼裡。
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慮皇位的繼承問題,在此期間,他曾想到了皇四子朱棣,因為朱棣又許多地方都與自己非常相似,但向群臣咨詢的時候,大臣劉三吾提出,如立皇四子,那麼将皇二、三子立于何地?當時朱元璋已經分封了諸王,而且皇二、三、四子分别被封為了秦、晉、燕王,三人的封地都是邊境重鎮,而且手握重兵,一但由于争儲而出現内讧,後果将非常嚴重。因此朱元璋隻得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朱标長子早逝)。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朱允炆正式即位,改明年為建文元年。從年号上不難看出,一個建文,一個洪武,二位皇帝的性格截然不同,而且朱元璋不願立皇太孫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朱允炆像他的父親一樣,過于柔弱,過于仁慈,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太嚴重,恐怕日後會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