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張之洞(1837~1909)中國清末重臣,洋務派首領。字孝達,号香濤,又号香嚴,晚年自号抱冰老人。直隸南皮(今屬河北)人,1863年(同治二年)進士。清流派重要成員。1881年(光緒七年),授山西巡撫,政治态度為之一變,大力從事洋務活動,成為後期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2、1884年,補授兩廣總督。中法戰争爆,力主抗法。同時,在廣東籌辦近代工業,以新式裝備和操法練兵,設立水師學堂。1889年,調湖廣總督。建立湖北鐵路局、湖北槍炮廠、湖北紡織官局。開辦大冶鐵礦、内河船運和電訊事業。促興築蘆漢、粵漢、川漢等鐵路。後又編練新軍。在鄂、蘇兩地設新式學堂,多次派遣學生赴日、英、法、德等國留學。還大量舉借外債,是為中國地方政府直接向外國訂約借款之先。
3、戊戌變法時期,起先支持維新活動,多次出資贊助維新派。當維新運動日益發展、新舊鬥争漸趨激化後,提出舊學為體,新學為用,維護封建綱常,宣傳洋務主張,反對變法維新。義和團運動爆發後,主張嚴加鎮壓。八國聯軍進逼京津,與兩江總督劉坤一、兩廣總督李鴻章聯絡東南各省督撫,同外國駐上海領事訂立《東南互保章程》九條,鎮壓維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人及長江中下遊哥老會發動的自立軍。1901年清政府宣布實行“新政”,命張之洞以湖廣總督兼參與政務大臣。旋與劉坤一聯銜上奏提出興學育才辦法4條 ,仿照日本學制拟定癸卯學制(即1903年經修改重頒的《奏定學堂章程》),在全國首采近代教育體制。
4、1907年調京,任軍機大臣,充體仁閣大學士,兼管學部。次年清政府決定将全國鐵路收歸國有,任督辦粵漢鐵路大臣,旋兼督辦鄂境川漢鐵路大臣。慈禧太後死後,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1909年(宣統元年)病故,谥文襄。遺著輯為《張文襄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