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知識
/
溫州鼓詞盲藝人的說法,鼓詞的演唱方式
溫州鼓詞盲藝人的說法,鼓詞的演唱方式
更新时间:2025-04-04 05:09:31

  溫州鼓詞在過去的藝人多為盲人,因此溫州鼓詞也稱為“瞽詞”或“盲詞”。那麼,你知道為什麼溫州鼓詞的藝術大多都是盲人嗎?這其中有什麼樣的原因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于盲藝人的緣由吧。

  溫州鼓詞盲藝人的說法:

  關于溫州鼓詞“祖師爺”的說法。藝人們說溫州鼓詞的“祖師爺”是唐明皇的叔叔。他從小聰明、善文能詩,谙音律。後因病瞽目,親嘗失明的痛苦,便教盲人唱鼓詞以謀生,于是民間便有鼓詞。

  關于溫州鼓詞形成的說法:

  關于它的具體形成時代,一說始于南宋。持此說者以當時曆史背景和地理環境作為分析論證的依據。金兵入侵,宋室南遷。随之而來的宋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南移。曲藝作為民間喜聞樂見的說唱形式,也随着民族的遷移而南下。

  另一說人為,溫州鼓詞“始于明代,由橫陽裡巷之曲與詞曲合并而成”。橫陽,即今平陽;裡巷之曲,指的是民間小調。當時在野的文人與聰明的盲藝人,承受了古樂的衣缽,并吸收了當地的民間小調,創造了說唱形式。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在器樂和音樂上也日臻完善。

  在舊社會,鼓詞藝人的地位十分低下,鼓詞同樣不為達官貴人、豪門纨绔視為藝術,而被拒之于藝術之宮的門外。解放前,當時的紳士就不承認它是文藝。

  解放後,藝人翻了身,他們不但在政治上是國家的主人翁,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組織了曲藝協會。在經濟上也與工農群衆一樣生活日益改善。于是溫州鼓詞得以新生。目前,溫州農村幾乎到處都可聽到鼓詞的美妙音樂,群衆也喜歡哼幾句鼓詞流行曲調。

  溫州鼓詞的發展,這應該歸功于盲人。平陽過去就有句口頭禅:“盲瞠人唱詞”,因為過去這種藝術是在市井裡演唱,大多是由盲人作為職業的,所以又稱“瞽詞”。而且這種藝術又是在裡巷之曲,民間小調中收集和發展起來的,特别地親近于市民鄉親。

  溫州鼓詞的演唱方式:

  當時在野的文人與聰明的盲藝人,承受了古樂的衣缽,并吸收了當地的大量的民間的藝術形式,創造了這種非常綜合說唱形式。說它綜合,就是這種藝術是個溫州藝術的寶庫,溫州方言、溫州的鄉土音樂、溫州人文、掌故習俗都可以在這裡面得到體現。而且它的伴唱的樂器也是溫州藝人自己發明,又經不斷改造得到了提高,它的音樂非常的動聽,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音樂上也日臻完善。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我想你說說心情短語
我想你說說心情短語
我想你說說心情短語?愛是牽挂,愛是奉獻,是思念的痛,是回憶的甜,是難舍難分,是晨昏心顫的期盼愛人,你好嗎?,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我想你說說心情短語?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我想你說說心情短語愛是牽挂,愛是奉獻,是思念的痛,是...
2025-04-04
棕的組詞
棕的組詞
棕的組詞?棕樹造句:摩西的内兄(或作嶽父)是基尼人,他的子孫與猶大人一同離了棕樹城,往亞拉得以南的猶大曠野去,就住在民中,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棕的組詞?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棕的組詞棕樹造句:摩西的内兄(或作嶽父)是基尼人,他的子孫...
2025-04-04
經典句子摘抄本推薦
經典句子摘抄本推薦
#你的摘抄本上有哪些好的句子,分享可以嗎#為了提高寫作水平,沒少下功夫,在小學的時候,就逮着名人名言、成語故事、好詞好句這些類型的書買,結果别人的說的記了不少,寫作水平還是一塌糊塗,更有甚者,全班都能寫出來相差不多的作文。那歡聲仍在風的餘韻...
2025-04-04
fit什麼意思
fit什麼意思
fit什麼意思?fit,(1)v.(形狀和尺寸)适合,合身;(大小、式樣、數量适合)可容納,裝進;試穿(衣服),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fit什麼意思?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fit什麼意思fit,(1)v.(形狀和尺寸)适合,合身;(大...
2025-04-04
發自内心的笑的句子
發自内心的笑的句子
發自内心的笑的句子?#頭條創作挑戰賽#小兒子活着的時候得多不受寵,想要不想要,喜歡不喜歡都不敢說實話,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發自内心的笑的句子?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發自内心的笑的句子#頭條創作挑戰賽#小兒子活着的時候得多不受...
2025-04-04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