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規模和增量均創曆史新高,堪稱史上更難。
7月,是大學生走上工作崗位的普遍時段,但是面對“史上最難”,00後大學生們都找到工作了嗎?他們經曆了什麼,心态又有那些變化,未來又有哪些打算?本報推出“大學生求職”調查系列,記錄下00後們走向社會的真實,給更多同齡人啟示。
人物:傲笑(化名)
畢業學校:外地二本化學專業
今年7月4日,我入職了上海一家醫藥企業,從事檢測崗位,大概在應屆畢業生中就業算早的。雖然這份職業和自己之前的理想差距很遠,但我不想等了,先找一個崗位謀生,不能再“啃老”了。
調劑專業引發的錯位
高中時,我是一個文科生,學習并不努力,高考成績較差。無奈之下隻能遠赴外地求學,并被調劑進了學校的化學這個理科專業。
四年的求學之路特别坎坷,不是說因為疫情,而是學習跟不上。一個文科生學理科的專業,把人折磨得“死去活來”。四年時間是在不斷“挂科”和不斷“重修”中度過的,還好最終順利畢業,拿到了畢業文憑和學位。
一直有一個理想,畢業後去遊戲或網絡企業工作,找一個市場推廣等類似的崗位,因為那裡有我喜歡的東西,而且我的攝影愛好也許能派上用場。為此,在“死去活來”的四年大學生活中,還在抽空拍攝一些作品,期望自己在某平台上保持活躍,引發别人的關注,方便以後入職。
為了這個理想,大學時代,也去相關企業實習,經曆過網絡企業那種沒有白天黑夜的工作狀态,疲憊不堪,也學到了一些東西。
如今入職醫藥企業,不是說我吃不起苦,而是看中的網絡和遊戲企業,看不中我。之前投了不少簡曆,基本石沉大海。漸漸也明白了,憑我的學校和專業去競争這些崗位,沒有一點競争力。“業餘選手”和“專業選手”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先找份工作幹起來
今年5月,是最焦慮的時期。考研失敗後,既要忙着畢業論文,又要想到找工作,經常夜不能寐。有親朋告訴我,今年工作很難找,還是從自己的專業方面找找方向。想想也對,抱着試試看的心态,又投了幾十份簡曆,基本都和化學專業有關,很快,就有三四家企業有了回應,包括目前入職的這家公司。
經過網上一系列的面試,6月中旬,我剛回到上海,就收到了三家公司的offer,催着我入職。其實那時,我還是在猶豫,究竟要不要去?是否還有更好的工作機會等着我?畢竟一旦入職,“應屆生”的身份就沒了。
今年,為了促進大學生就業,不少地方都推出了“應屆生”的定向招聘,比如社工、編外人員、地方國企等。其間我也投了簡曆,有的崗位初篩都過了,但是沒有去考試,因為這些崗位最終确定是否錄用,都要拖到8月份,萬一最後沒有錄取,前面的offer又沒了,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而且,我一直對自己在考試方面的能力沒有多大信心,何況競争對手不少是經過機構考試機構培訓的同齡人。
考慮了近10天,還是決定去制藥企業上班。上班沒幾天,就收到了當月工資,看着工資單上的數字,老實說不高,但能安慰自己的是,可以不向父母要錢了。
這隻是一個起點
如今,上班快20天了,平淡且匆忙,也慢慢接受自己是一個社會人,原先對于工作的恐懼在消失。這20天,也經曆了不少事情,公司裡的人知道我有一些特長,叫我幫忙做PPT;同事意外受傷,陪着一起去醫院;為了防止意外、保障生産,在企業裡面駐廠一周……所有的這些,都是以前沒有經曆過的。同樣,也收獲了學校裡沒有沒有教過的知識。
話說我的理想,其實沒有放棄,業餘時間還是會約上圈内好友一起去拍片子,做我的UP主。還有,我在考慮去考在職研究生,既是為了學曆,也想學一點東西,本科這個文憑已經不稀奇了。
我才22歲,未來皆有可能。現在隻是一個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