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說的微雕不是整容術上的微雕,而是一種民間藝術,是在非常細小細微的東西上雕刻紋路,是一種漢族傳統工藝品。其技藝可以稱得上是神乎其神的。甚至還有一種微雕藝術是雕刻在頭發絲上的。本期的民間藝術帶你去認識微雕。
微雕藝術是漢族傳統工藝美術中最為精細微小的一種工藝品,是集漢族文化精華的袖珍藝術品,是雕刻技法的一門分支,為微觀雕刻一個門派,微雕一般指微細的圓雕、浮雕和透雕等。所表現出來的多跟自然界相像的東西。微雕是凸出來,富立體感。它甚至可以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數毫米的頭發絲上進行雕刻的,其作品要用放大鏡或顯微鏡方能觀看到镂刻的内容,故被曆代稱之為“絕技”。
中國微雕源遠流長
中國微雕曆史源遠流長。遠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現微型雕刻。戰國時的玺印小如累黍,印文卻有朱白之分。衆所周知的王叔遠的《核舟記》,也是中國曆史上微雕藝術的經典之作。近代微雕大師于碩,與吳南愚有“南于北吳”之譽,于碩于金石書畫之外,精于微雕,1915年其作品《赤壁夜遊》曾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牌獎。
天津博物館收藏其作品六件早期受觀看和雕刻設備的限制微觀雕刻較少,随着時代進步和科技發展,能夠用于觀看更微小物體的儀器和極精細又堅韌的工具出現,緻使微雕作品越來越小,雕刻難度也越來越大。微雕有雕和刻兩種形式,雕指圓雕浮雕等陽雕,刻指陰雕,一個偏重空間藝術,一個講究平面藝術,曆史上把這兩種藝術形式統稱為中國的微雕藝術,微雕因精細,對材質要求很高,《核》、《骨》、《象牙》、《竹》等都是《微雕》的很好材料。
“微刻”是以刀代筆,繪畫寫字,不但有刻還有設色;講究繪畫藝術,“圓雕浮雕透雕”講究雕塑藝術,不同的隻是微小而已微雕還有軟派硬派之分,軟派是在象牙發絲等軟材料雕刻,硬派是在瑪瑙玉石瓷器等6度以上的硬質材料雕刻,相對難度來說,硬材雕刻難度更高很多微雕作品中常常見有陽雕和陰雕技法共同實施來創作的。
篆刻邊款藝術是微刻藝術産生和發展的基礎。明清以來,不少文人雅士在印章這方寸之中,用鐵筆題書作畫,寄托情趣,自娛自樂。及至壽山石成為印章材料之後,壽山石的微雕藝術便開始出現。清初楊璇、周彬都曾在壽山石雕品的花紋僻處刻以小字,“西門薄意派”雕刻大師林清卿也常在所刻作品的草叢、石縫中以極細的筆畫刻上自己的姓名和制作年月,以後更有人在印章方柱的四邊,以極細微的文字,雕刻古人詩詞作為邊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