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人情世故的人并不代表他圓滑,滑腔舌調。有時适當的圓滑可以提升自己的為人世故關系,處理好彼此的人際關系。特别是在我們這樣的國家,人情世故已成了一種傳統風俗。那麼,今天我們來學學人情世故褒義的事例。
一、陳景潤
小時候,教授送我一顆明珠。
20多年前,一篇轟動全中國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數學奇才一夜之間街知巷聞、家喻戶曉。在一定程度上,這個人的事迹甚至還推動了一個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和尊重人才的偉大時代早日到來。
他的名字叫做陳景潤。
不善言談,他曾是一個“醜小鴨”
通常,一個先天的聾子目光會特别犀利,一個先天的盲人聽覺會十分敏銳,而一個從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歡迎的“醜小鴨”式的人物,常常也會身不由己或者說百般無奈之下窮思冥想,探究事理,格物緻知,在天地萬物間重新去尋求一個适合自己的位置,發展自己的潛能潛質。
你可以說這是被逼的,但這麼一“逼”往往也就“逼”出來不少偉人。比如童年時代的陳景潤。
陳景潤1933年出生在一個郵局職員的家庭,剛滿4歲,抗日戰争開始了。不久,日寇的狼煙燒至他的家鄉福建,全家人倉皇逃入山區,孩子們進了山區學校。父親疲于奔波謀生,無暇顧及子女的教育;母親是一個勞碌終身的舊式家庭婦女,先後育有12個子女,但最後存活下來的隻有6個。陳景潤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國的老話,“中間小囡軋扁頭”,加上他長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歡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
在學校,沉默寡言、不善辭令的他處境也好不到哪裡去。不受歡迎、遭人欺負,時時無端挨人打罵。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強,從不曲意讨饒,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覺地便形成了一種自我封閉的内向性格。
人總是需要交流的,特别是孩子。禀賦一般的孩子面對這種困境可能就此變成了行為乖張的木讷之人,但陳景潤沒有。對數字、符号那種天生的熱情,使得他忘卻了人生的艱難和生活的煩惱,一門心思地鑽進了知識的寶塔,他要尋求突破,要到那裡面去覓取人生的快樂。
所謂因材施教,就是通過一定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為每一個學生創造一個根據自己的特點充分得到發展的空間。
小小陳景潤,自己對自己因材施教着。
一生大幸,小學生邂逅大教授
但是,他畢竟還是個孩子。除了埋頭書卷,他還需要面對面、手把手的引導。畢竟,能給孩子帶來最大、最直接和最鮮活的靈感和歡樂的,還是那種人與人之間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心靈上迸射出輝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觸。
所幸,後來随着家人回到福州,陳景潤遇到了他自謂是終身獲益匪淺的名師沈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