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國的少數民族和各個地區由于文化風俗的差異,存在着明顯的集體聚居行為。往往聚居在一起的人民有着共同的生活生産習慣還有互不沖突的宗教信仰。那麼,薩滿教主要分布在世界的何處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深入薩滿教文化去了解看看吧。
由于薩滿教曾流行于中國北方阿爾泰語系各民族,如通古斯語族的滿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赫哲族、錫伯族,突厥語族的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以及蒙古語族的蒙古族和達斡爾族等。所以各民族對薩滿的稱呼不同,每個民族對薩滿的稱呼也不一不緻。蒙古族把男薩滿稱作“勃額”,把女薩滿稱作“奧德根”。雅庫特人稱薩滿為“奧雲”。達斡爾族稱薩滿為“雅德根。”塔塔爾族、哈薩克族等稱薩滿為“喀木”(KAM),也有稱“奧雲”或“巴克西”的。
在中國東北諸民族薩滿的跳神儀式中,盡管不同民族的薩滿有不同的程式,甚至不同的氏族之間亦不盡相同,但基本程序是完全相同的:請神——向神靈獻祭;降神——用鼓語呼喚神靈的到來;領神——神靈附體後薩滿代神立言;送神——将神靈送走。這樣,請神(獻牲)、降神(脫魂)、領神(憑靈)、送神便構成了阿爾泰語系諸族薩滿儀式的基本架構。
此外,阿爾泰語系諸族中的一些民族還有許多相同内容的祭祀儀式,譬如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都有祭敖包的薩滿儀節;鄂溫克族的“奧米那楞”,鄂倫春族的“奧米南”,達斡爾族的“斡米南”,都是同一性質的薩滿集會活動。顯然這是東北阿爾泰語系諸族長期互相影響與融合的結果,同時也反映了東北地域文化的某些共同特征。
薩滿教的本質像其他宗教一樣,是關于神靈的信仰和崇拜,因此不應該把它排除在宗教之外。薩滿教在宗教意識之中确立了各種具體的信仰和崇拜對象,并建立了同這些對象之間或溝通、利用、祈求、崇拜,或防備、驅趕、争鬥等宗教行為模式薩滿服務其中的社會組織約束并規範了其社會的共同信仰和各種宗教行為,決定了薩滿的社會角色和社會作用,并利用它們服務于現實的社會生活秩序和社會組織體制。
因此薩滿教應看作是以信仰觀念和崇拜對象為核心,以薩滿和一般信衆的習俗性的宗教體驗,以規範化的信仰和崇拜行為,以血緣或地域關系為活動形式三方面表現相統一的社會文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