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儒家文化的人文情懷重點
儒家文化的人文情懷重點
更新时间:2025-02-05 21:01:15

  中國儒家文化曆史悠久,它的中心思想是人文主義思想文化,它不斷影響着中國傳統文化和宗教文化。不過儒家所提倡的人文主主義思想和文藝複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大不相同,它們的論域不同和涵義也有很大的區别。接下來就由小編我詳細的給大家講解一下儒家文化的人文情懷。

  儒家文化的人文情懷重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肯定人的地位,彰顯人的價值。

  儒家認為,人是萬物中的一員,但又不是與萬物平起平坐的一員,而是高于和優于萬物的特殊存在。《孝經》引述孔子的話說:“天地之性人為貴”。荀子說:“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董仲舒說:“天地之精所有生物者,莫貴于人”。這些論述表達的一個共同的意思是人“為萬物之靈”,集天地之精華,五行之秀氣。人這個存在有如此之高的地位和價值,那麼他的生命就應該被尊重。正是在這樣的思路下,中國傳統哲學是“人學”,具有濃郁的人文氣質。

  重視人倫關系,倡導人倫義務。

  儒家文化非常重視人的社會關系網絡——人倫關系。儒家認為,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落入到一張已經織好的人倫網絡當中。沒有人倫網絡,人是空洞的,甚至是不存在的。所以,儒家講“五倫”,說的就是五種人倫關系: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不但有這五種關系,對應每種人倫關系,規定了相應的人倫義務:“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别,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

  儒家認為這些關系是基本的社會關系,不可更改,不容置疑,甚至有些與生俱來的、無可選擇的——“天倫”。人在社會生活中,不但要盡職、盡責,而且要盡倫。這與西方哲學不同,西方哲學是個人主義的,中國哲學是整體主義的,西方哲學張揚的是個性自由,中國哲學着眼的是人倫和諧。正是因為儒家把人納入到倫理關系當中,倡導人倫義務,并按照規定的義務進行倫理教化,所以中國傳統哲學變成了倫理學,充滿了人氣,充滿了中國特色的人文氣息。

  推崇人的主體性,強調獨立人格。

  每個人都有其獨立意志、獨立人格。這是儒家思想中最值得注意的一點。從中國哲學傳統上看,儒家文化特别強調主體内在道德意志自律、道德踐行上的主體性。子曰:“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一切道德的行為都是出自内心的自然要求,強調個人的正心誠意、修齊治平,乃至殺身成仁。孔子提出“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孟子提出“舍生取義”,都是堅持自己的獨立人格,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孟子提出大丈夫的人格,“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都是對人的主體性和獨立人格的明确表達。将内在的善端擴充,使之變為主體的道德意志,就能以“大丈夫”氣概立于天地之間。儒家文化培養出來的人有大人格,有使命感和責任感,就是緣于這種道德精神的主體性和人格的獨立性。

  飽含憂患意識,擔當曆史責任。

  儒家從憂患意識出發,探讨的是個人與整體之間的關系,強調的是個人之與整體的義務和責任、入世與擔當,“苟利社稷,生死以之”(左傳·昭公四年)“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鐵肩擔道義,妙手着文章”,千古文人家國夢,修齊治平濟世心。中國傳統哲學以及傳統知識分子的人文情懷寓于他們的政治關懷和社會關懷中,“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成為中國傳統哲學人文情懷的典型表達。

  探索社會理想,追求人生大道。

  儒家倡導“德治”,孔子強調仁愛(“仁者愛人”),孟子說要施行仁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思想,是儒家社會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仁人志士為之奮鬥。這是儒家思想中最進步的内容,最有利于和諧社會建設的觀念。儒家文化的最高理念,就是建設大同社會。這是中華文化的精神家園,也是中華民族的安身立命之地,表現出對社會理想的人性渴求。在個人生活中,儒家以道德完善作為人生的最高境界,在社會生活中,以道德完善為理想社會,将仁義(社會的合理性)原則放在首位。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政者,正也。”孔子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歸根到底,是期望建立一個人性化的社會,期望體現一個社會對個體的關懷。以仁者行仁政,将人性善推廣到政治領域,就是“仁政”。孟子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儒家文化的人文氣質或者人文情懷,究竟可以為現代人提供哪些有益的思想資源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也是百多年來随着中國近代化、現代化的曆程,随着中國與世界的碰撞與交流,中國的知識界一直在努力思考的問題。儒家文化重視并倡導人際、人與社會、人的身心、人與自然諸方面的協調發展,在曆代中國典籍的思想脈絡裡,不斷地闡述和豐富“以人為本”的儒家價值理念。對于我們今天來說,這是我們新的傳統、活的文化中最核心的價值觀念部分,是中國傳統文化向現代文化創造性轉化的寶貴的思想資源。

  你可能也會喜歡:

  土家族的八寶銅鈴舞起源及特點

  豐富多彩的維吾爾族民歌

  濃郁宗教色彩的回族的婚俗文化

  歌舞民族苗族的牛文化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白露吃什麼 如何白露飲食養生
白露吃什麼 如何白露飲食養生
白露将至,白露吃什麼呢?白露養生有哪些方法呢?白露是個典型的秋天節氣,白露節氣,天氣開始轉涼了哦!那麼白露養生需要做些什麼呢?白露吃什麼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白露節氣養生吧。白露養生:白露如何保持心髒活力1.多吃富含歐米伽-3的食物能預防心髒病。推薦食物包括三文魚、沙丁魚等深海魚類,以及亞麻...
2025-02-05
痣的位置與命運:解析身上的開運吉祥痣
痣的位置與命運:解析身上的開運吉祥痣
不同位置的痣代表着不同的命運,在這裡我們為大家解析下身上的開運吉祥痣。吉祥痣是印度婦女、小孩的一種裝飾,其顔色不同,形狀各異,在不同情況下表示不同含意,但總的講,它是喜慶、吉祥的象征。點吉祥痣時要用朱砂,糯米和玫瑰花瓣等搗成糊狀,點在前額的眉心。是一種宗教符号,可以消災避邪,代表喜慶吉祥之意。瑜伽行...
2025-02-05
腳上有痣代表什麼?腳上長痣有什麼含義
腳上有痣代表什麼?腳上長痣有什麼含義
痣的位置會判定一個人有福還是無福,下面我們來看看腳上不同位置的痣代表什麼?痣在醫學上稱作痣細胞或黑素細胞痣,是表皮、真皮内黑素細胞增多引起的皮膚表現。如果是高出皮面的、圓頂或乳頭樣外觀的或是有蒂的皮疹,臨床上叫作皮内痣;略微高出皮面的多為混合痣;不高出皮面的是交界痣。常聽老人說,手心理的元寶,不如腳...
2025-02-05
立春吃什麼 立春吃7種食物營養健康
立春吃什麼 立春吃7種食物營養健康
1、紅棗等養脾甜食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裡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适合...
2025-02-05
立夏吃什麼 蜂蜜和蓮子為養心護心佳品
立夏吃什麼 蜂蜜和蓮子為養心護心佳品
夏季是一個非常炎熱的季節,由于氣溫特别高,人們就比較容易出汗,還容易滋生各類細菌,所以在夏季要特别注意養生保健。立夏就意味着夏天的到來,立夏養生就顯得更重要。那麼立夏養生應該吃什麼食物呢?下面您就跟着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立夏吃什麼以下食物均為養心護心的佳品豬心性平、味甘鹹,有養心補血、安神定驚之功。...
2025-02-05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