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
第九個節氣——
芒種
芒種是仲夏時節正式開始
此時節
北方麥黃
江南秧綠
大江南北進入了
“割麥插秧兩頭忙”的季節
芒種·由來
芒種,
又名“忙種”,
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九個節氣,
夏季的第三個節氣,
幹支曆午月的起始。
芒種一詞
最早出自《周禮·地官司徒·草人》
“澤草所生,種之芒種”
所謂“芒種”
是指有“芒”的作物應收
谷黍類的作物當“種”
這個時節
人不閑,地不荒
正是一年中農事最繁忙的時候
在很多地方
麥穗收盡,稻秧登場
旱地耕過,灌作水田
芒種·風俗
煮梅
有傳說稱煮梅的習俗起源于夏朝。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青梅具有多種營養保健功能,但青梅鮮果酸澀,需加工食用,這便是煮梅,而最有名的煮梅典故莫過于“三國”裡的“青梅煮酒論英雄”了。
挂艾草
天氣越來越熱,蚊蟲滋生,容易傳染疾病,故5月有“百毒之月”之稱。芒種節氣正逢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前後,家家戶戶在門楣懸挂菖蒲,藉以避邪驅毒。所以,古時又稱五月為“蒲月”。
送花神
在古代,農曆二月二花朝節上迎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
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始于明初。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顔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豐登、村民平安。
開犁節
浙江一些地區有“開犁節”,在芒種當天舉辦。當地流傳着這樣的傳說:牛是天庭的司草官,因為同情人間饑荒,偷偷播下草籽,但結果導緻野草瘋長,農田被野草淹沒使農人無法耕種。上天為了懲罰牛,指令其下凡犁田,直至今日。
打泥巴仗
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後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當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活動結束,檢查戰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歡迎的人。
芒種·詩句
詠廿四氣詩芒種五月節
【唐】元稹
芒種看今日,螗螂應節生。
彤雲高下影,鴳鳥往來聲。
渌沼蓮花放,炎風暑雨情。
相逢問蠶麥,幸得稱人情。
芒種後經旬無日不雨偶得長句
【宋】陸遊
芒種初過雨及時,紗廚睡起角巾欹。
癡雲不散常遮塔,野水無聲自入池。
綠樹晚涼鸠語鬧,畫梁晝寂燕歸遲。
閑身自喜渾無事,衣覆熏籠獨誦詩。
芒種其二
【宋】韓淲
栽勻明日問青黃,惜水脩塍意更忙。
少候根中新葉出,又看晴雨驗朝陽。
芒種前雨
【明】陶安
兼旬天氣晴,硗确曝龜坼。
山農欲移秧,三日沛甘澤。
北固晚眺
【唐】窦常
水國芒種後,梅天風雨涼。
露蠶開晚簇,江燕繞危樯。
山趾北來固,潮頭西去長。
年年此登眺,人事幾銷亡。
梅雨五絕
【宋】範成大
乙酉甲申雷雨驚,乘除卻賀芒種晴。
插秧先插蚤籼稻,少忍數旬蒸米成。
青縣道中即事
【明】王昶
不見翻風麥浪齊,但看煙柳接長堤。
牛眠野岸初肥草,燕掠寒潮乍退泥。
單棹賣漿依戍堠,連筒汲井灌蔬畦。
懸知節氣将芒種,再望甘霖助一犁。
石 橋
【明】湯珍
時雨如膏沐,能添竹樹鮮。
石橋分野望,雲日澹川煙。
僧笠歸花外,漁舟系柳邊。
村村逐芒種,播谷滿菑田。
耕圖二十一首·拔秧
【宋】樓璹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齊。
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攜。
既沐青滿握,再栉根無泥。
及時趁芒種,散著畦東西。
芒種·養生
芒種後氣溫升高,
空氣潮濕悶熱,
進入典型的夏季氣候。
起居宜晚睡早起
芒種節氣前後,人要順應晝長夜短的季節特點,晚睡早起。
此處的“晚睡”并非指熬夜,古時候認為晚上11點已經進入子時,視為“晚”,同時,日常要适當地接受陽光照射,但要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以順應旺盛的陽氣,利于氣血運行、振奮精神。最好在中午小憩一會兒,時間把握在30分鐘至1個小時。
飲食須清淡
孫思邈提倡人們,“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為佳”,又說“善養生者常須少食肉,多食飯。”在強調飲食清補的同時,告誡人們食勿過鹹、過甜。
在芒種期間,盡量能夠“增苦”“減酸”。
心情要放松
此時要調适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暢、胸懷寬廣,這樣肌體才能得以宣暢,通洩得以自如。因此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比如聽聽音樂、散散步,想想美好的事情等,努力做到靜心、安神、戒躁、息怒。
人生大事,不過種和收
有種,才有收
種好,才能收好
仲夏的火熱難免煎熬
大浪淘沙自會看到别樣的風景
正如早出晚歸的勞作雖苦
糧倉堆滿時的喜悅無可替代
中、高考将至
請告訴孩子
雖然天氣炎熱
縱使學習枯燥
但終有一天
你會感謝現在拼搏的自己
來源: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人民日報、全國少工委、中國詩歌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