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墓是清明節的習俗,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一種祭祀死者的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在掃墓的時候,人們需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然後将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将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公曆來說,一般是在4月5日的時候。清明節的習俗有兩個: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禮敬祖先,慎終追遠;二是踏青郊遊、親近自然。清明節不僅有祭掃、緬懷、追思的主題,也有踏青郊遊、愉悅身心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