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千年曆史博大精深。中國著名景點更是不計其數。中國從古至今的名鎮有很多,但是其中最著名的十大魅力名鎮你知道是哪幾個嗎?本期小編找了一些關于中國十大魅力名鎮的資料,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
一、内蒙古室韋:
藍天、綠水、白桦林,神秘的瑪瑙草原,時緩時急的河水養育着亞洲最美的濕地,也養育着這裡勤勞的人民,肥沃的河灘上走出了偉大的蒙古民族,溫暖的木刻楞房子就是華俄後裔繁衍之地,黃皮膚男人的智慧和藍眼睛女人的熱情造就了室韋——中國多民族和協共存的範例。
二、西遞宏村
西遞位于皖南徽州黟縣(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城東8公裡處,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間,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曆史。黟縣原屬古徽州,西遞地處徽州府西部,因設驿站“鋪遞所”而得名。宏村位于黟縣城北10公裡處,始建于南宋紹興元年,汪氏家族在此地建樓、攔河築壩、引水入村,距今已有800餘年曆史。
西遞的明清古建築群是我國徽派建築藝術的典型代表,至今仍完好保存着120幢明清邸宅。西遞有着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塑造的“世外桃源”的生态環境和風情,該村落素有“桃花源裡人家”之美譽。
西遞以其悠久燦爛的傳統文化、精湛超群的徽派明清民居、樸實純美的民俗風情,以及高超精巧的徽派木雕、磚雕、石雕,聞名于全國。最有特色的民宅有大夫第、膺福堂、惇仁堂、西園、瑞玉庭等。“胡文光牌坊”又稱“西遞牌樓”,是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是西遞的标志。西遞村人傑地靈,培養出了明代荊藩首相胡文光、清代二品官胡尚贈、巨富豪商胡貫三等一批國家棟梁之材和儒商。
西遞位于皖南徽州黟縣(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城東8公裡處,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間,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曆史。黟縣原屬古徽州,西遞地處徽州府西部,因設驿站“鋪遞所”而得名。宏村位于黟縣城北10公裡處,始建于南宋紹興元年,汪氏家族在此地建樓、攔河築壩、引水入村,距今已800餘年曆史。
西遞的明清古建築群是我國徽派建築藝術的典型代表,至今仍完好保存着120幢明清邸宅。西遞有着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塑造的“世外桃源”的生态環境和風情,該村落素有“桃花源裡人家”之美譽。
西遞以其悠久燦爛的傳統文化、精湛超群的徽派明清民居、樸實純美的民俗風情,以及高超精巧的徽派木雕、磚雕、石雕,聞名于全國。最有特色的民宅有大夫第、膺福堂、惇仁堂、西園、瑞玉庭等。“胡文光牌坊”又稱“西遞牌樓”,是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是西遞的标志。西遞村人傑地靈,培養出了明代荊藩首相胡文光、清代二品官胡尚贈、巨富豪商胡貫三等一批國家棟梁之材和儒商。
它的選址規劃、建設發展,曆經八百年,濃縮了中國傳統農業文明的持續發展的成就。神奇的人工水系獨出機杼,開仿生學先河。民居、祠堂、牌坊保存完好,秉承宗祠文化。楹聯、牌匾彰顯徽商儒雅,石雕、漏窗寄托農家情懷。西遞宏村,是明清民居的博物館,更是今天人與自然結合的典範。
三、舉世聞名的世界地質公園福建·泰甯
藏于深山的漢唐古鎮,武夷山下的兩宋名城,千姿百态的丹霞地貌,與浩瀚湖水完美結合,成就了舉世聞名的世界地質公園。一門四進士、隔河兩狀元,地處東南有孔子故裡遺風,傩舞粗犷、橋燈清麗,泰甯有小橋流水的靈秀,而沒有那深宅大院的沉重。
大金湖地質公園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體,同時還有花崗岩地貌景觀和人文景觀等點綴其中。丹霞地貌空間分布:北起龍湖鎮的天成岩往西南經上清溪、泰甯城關至讀書山、記子頂,後南轉至貓兒山、龍王岩、八仙崖(大牙頂)至龍安鄉,依次分布有上清溪、金湖、龍王岩、八仙岩四個紅色盆地。
平面上構成近似“人”形的分布格局,北東長34公裡,南北長29公裡,總面積215.2km2,地勢總體由東北往西南逐漸升高,以記子頂、龍王岩、大牙頂一線為大金湖丹霞地貌最高地帶,其中以八仙崖(大牙頂)為最高峰,海拔高度為907.6m,該地帶也是峰、柱地貌發育最好最典型的地區,也是景點最集中地帶。
在丹霞地貌的西南側還有花崗岩地貌景觀,中部有人文景觀,可劃分為5個風景區、11個景區、13個景群、160個景點。
四、清水穿城過人家盡枕河的浙江·烏鎮
京杭運河邊上的古鎮,雖然不是三吳都會,仍舊自古繁華。清水穿城過,人家盡枕河,臨窗取水,傍橋而視,杭白菊、藍印花、三白酒,傳統物産影響華南生活幾百年。拳船香市高竿等獨特民俗讓江南鄉闾文化一脈傳承。明建學社,清立書院,成就幾代鴻儒。正所謂江南多才子,烏鎮屬最多。
烏鎮位于中國浙江省北部的桐鄉市境内,是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是一個具有一千三百年曆史的江南水鄉古鎮,中國首批十大曆史文化名鎮和中國魅力名鎮之一,烏鎮—中國江南的封面。
浙江烏鎮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四條老街呈“十”字交叉,形成水陸相鄰、河街平行的雙棋盤式格局。現存有大量明清建築,全鎮以河成街,橋街相連,依河築屋,深宅大 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古 色古香,水鎮一體,呈現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
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石闆小路,古舊木屋,還有清清湖水的氣息,仿佛都在提示着一種情緻,一種氛圍。獨特的民俗風情、原生态的自然風光、千年積澱的曆史文化、綿延不絕的人文精神。
五、世界建築史上罕見的古堡小城山西·張壁
這是世界建築史上罕見的袖珍小城,0.1平方公裡的面積,古堡地道,宮殿廟宇各種建築一應俱全,軍事宗教、民俗曆史多種文化融為一體,可進可退。方寸小城規劃高超,魚形巷龍形口、孔雀琉璃,處處可見心思奇巧。張壁,古廟神佛意,明堡暗道奇。
張壁古堡,位于介休市城區東南10公裡龍鳳鄉張壁村,背靠綿山,面對綠野,海拔1040米,周圓1300米,面積約12萬平方米。整座古堡順塬勢建造,南高北低。從堡北向下俯視,左、中、右各有一條深溝向下延伸。
堡南則有三條向外通道,堡西為窯彎溝,峭壁陡坡,深達數十丈。堡東居高臨下,有溝塹阻隔,可謂“易守難攻,退避有路”。堡牆用土夯築而成,高約10米。堡有南北二門,中間是一條長300米的街道。
街東3條小巷,街西4條小巷,由街中向上延伸。北堡門築有甕城,南堡門純用石塊砌成,堡門上建門樓。街道兩側有典雅的店鋪和古樸的民居;幾座廟宇琉璃覆頂,金碧輝煌,點綴在堡内;還有抱柳的古槐和罕見的琉璃碑。到處是古迹勝景,古香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