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沒有電視也沒有電影,那時候我們以戲曲為主要娛樂,從而發展出豐富多彩的戲曲藝術文化,皮影戲就是其中的一個奇葩,在湖北文化裡更是有着漢江“土電影”自稱,它融傳統繪畫、雕刻、美術于一體,集動畫效果于一身。
江漢平原皮影戲,是湖北皮影戲的代表,雖然江漢平原皮影戲的源頭尚無法考證,但早在明末清初,凡舉辦謝神會事,就有唱皮影戲的内容,日久成俗,伴随着皮影戲的發展,與皮影相關的雕镂藝術也日臻成熟。江漢皮影以其制作精細、造型生動、唱腔優美,富有古樸的楚文化風格,深受曆代人民群衆喜愛。
皮影戲表演的形式大緻都是一樣的,表演是先自制一塊類似電影銀幕的白色布幕,然後在幕後面加以燈光照射,表演者在幕後操縱事先按劇情雕刻并安裝好活動的影人,把幕上的影子展現給幕前的觀衆,在配以音樂鑼鼓及說唱,進行故事表演。
江漢皮影所操作的皮影,影子長70厘米至80厘米,屬“門神譜”類大皮影,大多使用的是“皮格”、“湯格”、“郭格”和“楊格”四種風格。“皮格”為仙桃繡花堤皮思金、皮思銀兄弟二人所創,影子制作細膩,正反如一,呈剪紙風格。
“湯格”為潛江王場皮影雕刻師傅湯玉堂所創,其皮影以花草圖案精細見長;“郭格”為潛江三江口郭大彪之父(生卒、姓名不詳)所創,尤以人物造型逼真傳世;“楊格”為原沔陽皮影隊成員楊雙林所創,影子身形較其他風格影人細長、孔大、透光性好。
江漢平原皮影戲的核心地區集中在天、潛、沔一帶,其顯着藝術特征主要表現在雕镂(造型)藝術、唱腔藝術和口頭文字藝術等方面。以一張白色幕布為道具,表演者站在幕後支配影人,呈現影像給觀衆,說、唱故事,表演者一般為兩三人。江漢平原皮影戲唱腔藝術主要有兩大主腔:歌腔和漁鼓腔。
“歌腔”即雞鳴腔,又稱“陽腔”,源于潛江市境内的古陽(揚)水。“腔不腔、公雞打鳴”,以雄雞鳴叫發音為起音,尾音為拖腔,跳度高達17度,源于東周時期的楚國民歌《四面楚歌》,是我國傳統音樂中的“活化石”。它是江漢皮影戲的獨特音調,分為六類音調闆式,歌腔已經衰微,江漢各地皮影戲以唱沔陽漁鼓腔為主。
“漁鼓腔”因演唱器具“漁鼓筒”得名。迨至清未,沔陽漁鼓腔與皮影戲二者完全合流而融為一體,成為獨具特色的漁鼓腔皮影戲,并取代了大部分地區的歌腔皮影戲。皮影戲演唱的沔陽漁鼓唱腔分平腔、悲腔、魚尾腔(或曰鳳尾腔)、琵琶腔、雜花腔五類。演唱者使用真假嗓音,音階跳度大,音域寬,音色美,高亢婉轉,傳情達意,十分動人。
江漢平原皮影戲演唱的劇目多達300多個。多來自文學創作,小說、文學詩集、各朝代的民間故事。這些“劇本”腳本一般很簡短,實際上隻有劇目的條文,在表演時全靠藝人根據曆史故事展開情節和刻畫人物,即興作詞,歌腔要求一段情節一個韻,不打“麼闆”不準換韻,筒子腔皮影則四句即可換韻,因此其口頭文學性較強,藝人們有“口頭才子”之稱。語言藝術也多為方言。
對中國文學史、音樂史的研究價值。江漢平原是楚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江漢皮影保留的楚風,楚韻和楚音樂是極其重要的。
江漢平原民間文學、音樂、風俗習尚的傳承價值。江漢皮影現場演出即興發揮的民間口頭文學,所表現的方言俚語,地方風情是一幅典型、完整而生動活潑的風俗畫。同時,又是集傳承地方音樂、風俗、道德審美等多元素于一身,且是具有原滋原味的唯一載體,對保存地方文化具有緩解市場經濟沖擊,世界大同導緻的變異和地方文化失傳的作用。
江漢平原雕刻藝術的源頭性研究價值和審美價值。江漢皮影雕刻藝術對江漢皮影的藝術審美,及其雕刻特色、流變具有源頭性研究價值。在造型上,江漢平原皮影尤以圖案精細,人物造型逼真,與國内其它地區戶内演出的皮影造型比較,以其工藝精細,造型生動、圓潤舒展,影大見長,形成了江漢平原皮影在戶外演出的獨特藝術風格和審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