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知識
/
鷹在塔吉克族傳統文化中具有特殊作用
鷹在塔吉克族傳統文化中具有特殊作用
更新时间:2024-10-12 12:23:52

  民族的信仰是一個民族對事物的崇尚,是情感的寄托,在很多時候都會是民族的精神傳承。

  在塔吉克族文化中,鷹的文化就是他們信仰的純在方式之一,是他們的精神傳承之一。那麼,鷹到底在塔吉克族的傳統文化中具有怎樣特殊的作用呢?随小編去看看!

  在塔吉克族傳統文化中,由早期自然崇拜而形成的鷹文化在該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因為塔吉克族已經賦予鷹某種獨特的文化意象,使它成為塔吉克族的民族符号,象征着他們堅韌不拔的意志和一往無前的大無畏民族精神。在民間,鷹被塔吉克族仍未是強者、英雄。由鷹崇拜衍化的民俗文化内容豐富、形式多樣,如鷹笛、鷹舞、神話傳說等。

  塔吉克族的鷹笛和鷹舞是文化部公布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鷹是塔吉克族先民的圖騰,至今塔吉克人仍自稱為鷹的傳人,鷹文化在帕米爾高原上源遠流長、奔騰不息,它已成為了一個民族的靈魂所在、力量之源。

  鷹笛

  鷹笛在塔吉克族稱“斯特洪諾依”,“斯特洪”是骨的意思,“諾依”是笛子的意思。塔吉克族先民制作和吹奏鷹笛的傳統非常悠久。

  鷹笛是塔吉克民族獨有的樂器,由鷹的翅骨做成,故名鷹笛。鷹笛共3孔,豎吹,音色獨特,悠揚而高昂,十分悅耳,既可伴奏,也可獨奏。

  關于鷹笛,塔吉克族民間流傳着這樣的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居住在“萬山之祖”帕米爾高原上的塔吉克人,還過着狩獵生活,家家戶戶養着獵鷹,它們白天随主人狩獵,晚上為主人放哨看家。

  有一個名叫娃發的獵手,住在達蔔達爾山谷裡,他家祖輩都是有名的獵戶,家裡有一支祖傳的鹫鷹,已活了一百多年,可眼力還非常好,百裡以外的小雀也休想逃避,它的尖嘴和利爪能撕碎一隻黑熊。遠近獵手都羨慕這隻獵鷹,都叫它“鷹王”。

  娃發每天帶着“鷹王”狩獵,獵獲的鳥獸也和過去一樣,全被奴隸主奪去。命運如此悲慘,他隻有向“鷹王”傾訴自己的哀怨:“塔吉克奴隸啊,像天邊墜落的星星。活着的被吸血鬼吸吮,死去的都閉不上眼睛。兇狠的奴隸主啊!殘酷無情,冷硬的心腸,像慕士塔格冰峰。塔吉克奴隸啊!難道永遠是天邊将要墜落的星星?!”這歌聲像獵鷹一樣張開了翅膀,到處飛翔,傳遍了高原、山谷,奴隸主吓得膽戰心驚,下令娃發交出“鷹王”,為他家看門護院。

  娃發氣得幾乎昏了過去,“鷹王”對他唱了起來:“娃發娃發,快把我殺,用我骨頭,做支笛吧,你有了笛,要啥有啥,就不會受苦啦!”娃發聽了又驚又喜,可又怎舍得殺掉自己心愛的獵鷹呢,他撫摸着鷹的羽毛,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鷹王”又唱道:“娃發娃發,快把我殺,我死以後,會成仙家,若不殺我,主家一來,把我搶走,你也難活。”娃發心想,也許它真能變成神仙吧,就把“鷹王”殺了,抽出翅膀上最大的一根空心骨頭,鑽了三個洞眼,做成了一支短笛,取名“那依”,吹出了動聽的曲調。娃發吹起鷹笛,獵鷹成群而至,狠狠地懲罰了奴隸主,使他再也不敢欺壓奴隸了。

  從此,鷹笛在塔吉克人盛行不衰,并且一直流傳至今,可見曆史之久遠。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中,陳列着一件從南疆巴楚縣脫庫孜薩米出土的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581年)的三孔骨笛。據民族音樂學家周菁葆先生考證,它就是古代的鷹笛。與今日塔吉克族的鷹笛,在用料,形制和吹奏等方面均完全一緻。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