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林黛玉是整部《紅樓夢》中長相最美的女子,為了讓讀者意識到這一點,曹公可謂是煞費苦心,運用各種鋪墊和細節,一點一點讓林黛玉的美沁入讀者内心,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對“晴為黛影”之說的充分利用。
舉個例子,《紅樓夢》第74回,王夫人曾評價晴雯“眉眼間有點像你林妹妹”,可見晴雯之相貌,與黛玉有相似之處,可僅僅是相似,就足以讓晴雯撐起整個榮國府的丫環顔值,就連王熙鳳都在一旁誇贊:若論這些丫頭們,共總比起來,卻是晴雯生的好。
看似寫晴雯,實則是映射林黛玉之美貌,世間罕有。
曹公對黛玉之美,亦有平鋪直叙的贊美,那就是第26回“潇湘館春困發幽情”,林黛玉前來怡紅院尋寶玉,結果晴雯心情不好,加上未聽出黛玉的聲音,于是将其拒之門外,林黛玉在門外氣得又是發怔,又是委屈,書中有這麼一段經典的描述:
黛玉越想越傷感,也不顧蒼苔露冷,花徑風寒,獨立牆角邊、花陰之下,悲悲戚戚,嗚咽起來。原來這黛玉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鳥栖鴉,一聞此聲,俱忒愣愣飛起遠避,不忍再聽。真是花魂默默無情緒,鳥夢癡癡何處驚。——第26回
如此觀之,便可見黛玉之美貌,堪稱《紅樓夢》之最,而曹雪芹為了塑造這位美人形象,他用了一個最高級的做法——不寫黛玉的容貌,但卻能讓讀者認同黛玉的美貌。
自然會有讀者說了,《紅樓夢》中怎麼就沒寫黛玉的容貌了?你難道沒看第3回“林黛玉進賈府”,其中就提到了黛玉的容貌,我們先來看看此回對黛玉容貌的描述:
厮見畢,歸坐細看形容,與衆各别:一灣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兩靥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第3回
誠然,此處的的确确是在寫黛玉的外貌,可看似寫了這麼一段話,但實際上卻并未透露黛玉的真正容顔:她的眼睛是大是小?她的臉型是圓是尖?她的膚色是白是黃?她的身材是瘦是胖?
讀者會驚人地發現,完全不出這些外貌信息,曹雪芹他說黛玉的眉毛“似蹙非蹙”,眼睛“似喜非喜”,看似告訴了黛玉的容貌特征,可到底什麼是似蹙非蹙,什麼又是似喜非喜,誰能給出答案?
曹雪芹一開始就将黛玉的容貌抽象化,沒有任何人能知道黛玉的真實容貌是什麼。但每個讀者心中都有自己的黛玉形象——深藏在心底,情窦初開的當年那個女孩。
這是曹公對黛玉的偏愛,因為偏愛,以緻于他不想給黛玉一個明确的容貌特征,相反,對于金陵十二钗另一位榜首薛寶钗,曹公則缺乏這種偏愛,所以他給了寶钗實實在在的容貌形象:臉若銀盤,眼似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
你若問薛寶钗長什麼樣,總會浮現幾個外貌特點:身材豐滿,皮膚白皙,兩條雪臂,舉止娴雅,大家閨秀。
包括迎春和探春,書中也都有其外貌描述: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迎春);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采精華,見之忘俗(探春)。惜春因年齡尚小,書中隻有“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八字形容,亦可放過不提。
也就是說,這種抽象容貌,曹公隻給了黛玉一人,為何要這麼做,就是為了讓所有人心中浮現那個自己所期望的黛玉形象,她永遠是那麼美好,一旦給了固定的容貌,那麼她的美反而會大打折扣。
不僅如此,我們還會看到,書中很少提到林黛玉的穿着,比如王熙鳳的穿着經常是“彩繡輝煌,恍如神妃仙子”,可見阿鳳之世俗妩媚風格;寶钗則總是穿着“半舊的衣裳”,足見其溫柔敦厚,低調内斂;大嫂子李纨穿的衣裳通常都是素色,因為她是個寡婦,不敢穿的太豔麗,恐怕招人诟病......
唯獨黛玉,書中很少寫黛玉穿什麼衣裳(除第49回衆姊妹雪中相聚,曾記黛玉穿白狐狸皮的鶴氅),帶什麼配飾(寶钗有金鎖,湘雲有金麒麟),曹公為何這般叙寫?
因為從某種程度來說,林黛玉不是人,而是每個人心中幻想中那個最美最善之女子,她既符合普遍大衆的審美,那麼必然是千人千貌,千種打扮,對黛玉的外在描寫越多,黛玉的靈氣就越少,若是從外貌、衣着、配飾層層寫來,那麼黛玉變成了一個普通的美女,而不是天上的绛珠仙子。
本文乃“紅樓不紅”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本文引文均來自《紅樓夢》脂硯齋批評本80回本,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删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