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有着優越的地理環境,著名的“魚米花果之鄉”,所以早在萬年前這裡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迹,是著名的“閩南文化”的發祥地。同時這一地區的曆史上人才荟萃,俊賢輩出,為漳州文化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漳州自唐元和十一年(816)龍溪縣周匡物第一個進士及第後,截至清代,漳州進士及第977人,其中狀元3人。宋代着名理學家龍溪人陳淳,所着《北溪字義》、《北溪大全集》是闡釋程朱理學的重要着作。
明代漳州龍溪縣人張燮,着述15種696卷,其中《東西洋考》是中國古代與南洋交通史的重要着作,号稱“海上方志”。
漳州诏安縣吳樸所着《渡海方程》于嘉靖十六年(1537)行世,比歐洲第一本印刷水路簿《意大利口岸簿》僅遲7年。
吳夲又稱大道公,吳真人,(公元979—1036年),字華基,北宋福建路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今屬漳州台商投資區白礁村)。祖籍泉州安溪縣感德鎮石門村。曾任宋代首席禦醫,後懸壺濟世,醫德高尚,深受人們敬仰。去世後被朝廷追封為大道真人、保生大帝。保生大帝是福建省曆史悠久的漢族民間信仰。
明末清初的黃道周,漳州戶籍,祖籍福建莆田市城廂區,被譽為“閩海才子”,一生着述100多種,他在邺山書院講學時,“四方學者環江門而來聽者千艘”。清代,數學家、水利專家南靖人莊亨陽,所着《莊氏算學》,融合中西數學知識,成為當時從事水利工程建設的實用手冊。
潘振承(1714~l788年,“承”一作成),字遜賢,号文岩,又名啟,福建龍溪人(今福建漳州台商投資區角美鎮白礁村潘厝人)外國人因稱之為潘啟官(閩南語發音:Puankhequa)。潘振承早年家貧,習商賈。青年自閩入粵,從事海外貿易。由于誠信經營、眼界開闊、經營有方、敢為人先,積累了雄厚的财富足可敵國,被《法國雜志》評為十八世紀“世界首富”。
林語堂、中國現代着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新道家代表人物。1895年生于福建漳州平和縣坂仔鎮一個基督教牧師家庭。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早年留學美國、德國,獲哈佛大學文學碩士,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回國後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任教。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國際筆會副會長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