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桢(鄭州大學)
9月25日,江蘇昆山。網曝紫竹路醉碼頭火鍋店将客人吃剩的鍋底重新給下一桌客人。視頻中,顧客從端上來的鍋底中撈出西瓜、丸子等食物。26日,火鍋店工作人員表示,市監局來檢查沒有發現其他問題,問題鍋底是新員工端錯了。”新員工以為是給客人的,就端了過去,客人吃了幾口。我們發現後帶顧客去醫院檢查,沒問題。“27日,店長表示已10倍賠償顧客2280元,并對當晚消費免單,且新員工已不來上班。(9月27日 封面新聞)
有人認為該店員隻是被推出來“背鍋”的,有人表示此舉難以接受,也有人覺得現在火鍋店都是這樣操作的,已經見怪不怪,并紛紛曬出了自己所遭遇的類似經曆:從火鍋裡撈出來憑空出現的面條、鴨頭、牛肚……本應隻有湯底的鍋裡總是開出各式各樣的“食品盲盒”。
類似事件層出不窮,“過濾上一桌客人吃剩的鍋底後重新端上桌面”的現象也在不少火鍋店悄無聲息地出現,而此次事件無論是新員工真的不小心端錯鍋底還是店家有意為之,餐飲行業所暴露出來的食品安全問題都值得引起更多重視。
食品安全無小事,每一粒米、每一道菜都關乎着人民的健康和安危。在餐飲行業火熱發展的當下,生産者不應喪失食品安全的底線。店家為了降低成本而無視安全衛生問題,或是員工意識薄弱、操作不當,這些都會導緻進入我們口中的食物存在隐患。無論是生産者還是經營者,從原料制作到端菜上桌的每一步都需要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保障食物誕生的每一道關卡都是幹淨、衛生間。而當存在的問題被指出後,經營者所做的也不該是推鍋給新員工、草草回應了事,而是要認真總結問題所在,規避下一次出現類似問題的可能。
保障食物符合安全标準、不二次回收使用餐品也是火鍋店等餐飲行業維護自身店鋪知名度和信譽度的重要保證,品牌對于餐飲行業的重要性有目共睹,一時貪心而違背法律要求和道德準則隻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并非長久之計。《食品安全法》規定,若商家生産不符合食品安全标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産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當消費者遇到不好的消費體驗時,也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
火鍋等美食本身是讓人們閑暇時刻放松自我、感到幸福和快樂的一種食物,莫讓味蕾的享受變成健康的負擔和安全的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