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曆史悠久的華夏大地,從古至今就流傳着許多的傳統文化,而這些傳統文化一直都被完整的保留下來。而婚姻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在每個城市都有着不同的婚俗文化,下面的山東文化,為您帶來山東的婚俗文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親迎
迎娶禮儀,通常稱為喜事、将媳婦、娶媳子,婚禮之前要請親戚朋友或街坊鄰居共同來幫忙。主持操辦喜事的頭目稱為總管,或稱大總管,為了與辦喪事的總管相區别,亦稱紅總,由他按照主人家的意圖來安排各項事宜,諸如寫對聯、下請柬、啟用車轎、請樂隊、廚師、帳房先生、勤雜人員、安排迎親、送親、宴客等等。
這場喜事辦得是否紅火熱鬧,主人家花錢多少是否得當,親家賓客是否滿意,禮儀是否周到,就全看紅總的能力了。所以,紅總是個至關重要的人物,一般由村裡懂得這套禮儀的長者來擔任。婚禮之前還要下帖邀請客人,有的客人不搬不來,那就要用馬車、地排車或者膠輪小推車去搬。至此,結婚的準備工作基本完成。
娶親是整個婚禮過程中最有情趣的環節,舊時臨娶的前一天,新郎要換上新裝,鼓樂相随繞村挨戶行禮,稱為行家禮,意思是懇請親鄰在婚娶的日子裡多多幫助。有的地方隻給本族的人家行禮,謂之演家禮。東平縣的男子,在迎娶新婦的前一天到親友家行禮,謂之告冠,而親友送禮亦謂之冠敬。
無棣将婚之夕,婿衣冠谒家廟;陵縣将婚者,成人冠服,拜父母兄弟姊妹而已;桓台将婚時,着成人冠服,告廟,拜父母、叔伯、兄、姑及姊,并宗族長輩、鄉先生;泰安、東阿都以婚禮為冠禮,即婚娶為成人,未婚為童子。
婚禮的前一天,女方家裡的親朋也都到齊,為新娘暖嫁,或稱暖轎。暖嫁就是晚間請一班吹鼓手吹打一番,有的還要請一小戲班來清唱幾出。這天晚上,新娘要向父母行“辭娘禮”,感謝父母養育之恩。臨沂一帶習慣“送親”,婚禮前一天晚上雇的轎子就來到女家。轎夫們一起參加暖嫁,這時要盛情款待,讓他們在第二天能把轎子擡得穩當,不颠不晃。萊陽一帶,在婚禮前一天下午,男家把轎子送往女家。送轎子時,新郎先在轎裡坐上十幾步遠,然後再下來,意思是壓壓轎子。
娶親之日,禮俗繁多,迎娶新娘過門是首要的一項。山東各地,在迎娶方式和迎娶時間等方面,存在着較大的差異。迎娶的方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新郎親自去女家迎接新娘,謂之親迎,也可以稱為迎親;第二種是新郎不親自去,而是派其兄弟或叔侄到女家接新娘,可以稱之為等親;第三種是男家不派人去女家,而是由女家把新娘送來,可以稱之為“送親”。
迎親在有的地方稱為“大娶”,多為有錢人家所采取,生活富庶地區的一般人家也常采用。等親和送親有的地方稱為“小娶”,适宜于一般家庭的經濟狀況,臨沂、濟甯、泰安、淄博、濱州等地區,大多采用此種形式。梁山貧寒人家娶親多數乘車,儀式簡單,俗稱“一車二牛倆燈籠”。迎娶新娘進門的時間,一般都在中午,但曲阜、泰安、博山等地卻在子夜,日照等地多在午後。中午娶親者,早晨最先來到辦喜事人家大門前的是吹鼓手,他們用大杆号對着主家的大門鼓吹一通,這在龍口叫“鼓門”。
主家聽到号聲,便開門将吹鼓手迎進家裡,再去“鼓洞房”。稍事休息以後,便開始奏樂。樂隊一般有粗細兩班,輪流演奏,有時還夾有戲曲清唱。這時,轎夫擡着花轎,帶着旗、鑼、傘、扇、燈籠等各種執事來到門前,幫忙的人也陸續就位,院裡院外喜氣洋洋,一派歡樂景象。早飯吃過喜面後,迎親的花轎即要起程。新郎換上新裝,從前多是身穿長袍馬褂,頭戴瓜皮帽或者大禮帽,胸前别上一朵大紅花,坐進轎子。迎娶的轎子有兩乘,新郎乘坐的叫“官轎”,準備給新娘坐的叫“花轎”。
迎親花轎不能空着,一般要找一個父母雙全的小男孩壓轎,俗稱為“壓轎童子”,或稱“壓轎孩兒”、“壓轎生”,轎内還要放上一隻大公雞,轎門上要貼寫有“吉星高照”的紅符,執事的大扇上也要寫上“小登科”的字樣。日照地方娶親的轎後緊随人員擡“上頭禮”。一切就緒,三聲炮響,幾棒鑼鳴,粗細樂齊奏,迎親的隊伍便浩浩蕩蕩地啟程了。
德州在迎親的這一天,男家要寫好迎親帖,迎親隊伍由一人肩挎紅帶持迎親帖前導,吹鼓手高奏喜慶樂曲随後,旗鑼傘扇兩邊排開緊跟,新郎不坐轎,而是騎在高頭大馬上,帽插金花,走在儀仗之後,最後4人擡的花轎擡着“壓轎孩兒”和大公雞。到女家門前,在鞭炮聲中,花轎門向喜神方位落定,有人拿着錢請壓轎孩兒下轎,執事人員具“迎親帖”領新郎去會嶽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