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許多的名勝古迹都值得一去,去享受曆史的痕迹。其中有被列入國家第二批中國曆史文化古鎮的青岩古鎮。鎮内人文化荟萃,為貴陽文化積澱豐厚的人文精神文化。青岩古鎮也曾被雨又最具魅力的小鎮之一,說到這裡是不是忍不住想要了解更多呢?那麼,就接着往下看吧。
青岩古鎮,貴州四大古鎮之一,位于貴陽市南郊,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原為軍事要塞。古鎮内設計精巧、工藝精湛的明清古建築交錯密布,寺廟、樓閣畫棟雕梁、飛角重檐相間。鎮人文荟萃,有曆史名人周漁璜、清末狀元趙以炯(貴州曆史上第一個文狀元)。鎮内有近代史上震驚中外的青岩教案遺址、趙狀元府第、平剛先生故居、紅軍長征作戰指揮部等曆史文物。周**的父親、鄧穎超的母親、李克農等革命前輩及其家屬均在青岩秘密居住過。
青岩古鎮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已有六百多年曆史。明初,青岩古鎮設屯堡。天啟四年至七年(1642~1627),布依族土司班麟貴建青岩土城,領七十二寨,控制八番十二司。青岩古鎮作為軍事要塞和所占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後數百年,經多次修築擴建,土城垣改為石砌城牆,街巷用石鋪砌。四周城牆用巨石築于懸崖上,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城内3平方公裡範圍,文物景點近百處。
中央王朝為控制西南邊陲,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置貴州衛指揮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驿道。青岩位于廣西入貴陽門戶的主驿道中段,在驿道上設置傳遞公文的“鋪”和傳遞軍情的“塘”,于雙獅峰下駐軍建屯,史稱“青岩屯”。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30萬大軍遠征滇黔,大批軍隊進入黔中腹地後駐下屯田,“青岩屯”逐漸發展成為軍民同駐的“青岩堡”。
建築特點
青岩古鎮有着深厚曆史背景的建築。爬上鎮邊一側不算太高的山坡可以鳥瞰小鎮的全景,小鎮并不是建造在一個平面上而是建造在高低不平的山坡面上,從高處望去,整個小鎮的格局給人一種在别的古鎮中難以看到的立體美感。青岩古鎮中除了衆多的寺廟,竟然還保留着一座基督堂和一座天主堂,多種宗教和諧共處,形成其獨特風格。
主要建築
小古鎮裡,古建築比比皆是,除以上八牌坊外,還有九寺:龍泉、慈雲、觀音、朝陽、迎祥(又名鬥閣)、壽佛、圓通、鳳凰、蓮花;有八廟:藥五、黑禅、川主、雷祖、财神、孫膑、東嶽;有五閣:奎光、文昌、雲龍、三宮、玉皇;有二祠:班麟貴土司祠、趙國澍祠;有趙狀元(以炯)府、青岩書院、萬壽宮、水星樓。還有一世界珍稀樹木“青岩冷杉”;有神仙、黃龍、花山、璇宮四溶洞;有三疊系的古生物化石山。
民間傳說
青岩龍的傳說。那時,青岩西南黑神廟的的山上、是蔥蔥的梓木樹。在黔陶路旁邊龍閣周圍,更有森林的油杉。城裡的場壩寬好。高高的城牆,衆多的廟宇殿堂――萬壽宮、壽福寺、龍泉寺、天主教堂等。這龍的頭在迎龍閣山下的河裡,有許多門闆大的魚陪着。龍尾則在黑神廟的山上,在那兒還看得着龍的鱗片。
這龍的身段正伸展在場壩的地下。石闆鋪就的場壩中央,有座高高的磚塔,塔前有個水池。這個用以焚化水紙的塔和水池下面,正是龍的腰身,據說底下還有一口大鐵鍋,站着一隻大公雞,是看管龍身的,因為龍的腰一扭動,就會發大水,大公雞狠啄她一口,龍身就不動,青岩城也就平安不被水淹了。
2005年9月青岩古鎮景區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二批中國曆史文化名鎮。2013年在頂峰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傳承旅遊規劃項目中被譽為中國最具魅力小鎮之一。2010年青岩古鎮榮獲中華詩詞學會授予的“中華詩詞之鄉”榮譽稱号,率先成為了全國的詩詞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