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桂黔石漠化區
滇桂黔石漠化區地跨廣西、貴州、雲南三省區,包括三省區91個縣(市、區),大部地處雲貴高原東南部及其與廣西盆地過渡地帶,是全國石漠化問題最嚴重的地區。
毛葡萄根系發達、生命力強,不需要翻耕,而且能“抓住”石頭山裡僅有的土壤,一株可覆蓋一畝石山,當地有“種一次能管50年”的說法
隻能種甘蔗、玉米的旱地現在變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地”
天夢水果産業示範區,還是促進農民就近就業的“幫扶車間”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何偉 陳一帆
毛葡萄向下紮根,向上攀援。碧落荒山,層層暈染。葡萄葉順着藤蔓野蠻生長,像一個巨大的綠色涼棚鋪展開來,原來嚴重石漠化的黑石頭山難尋蹤迹。
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下坳鎮隆壩村龍磊屯,地處滇桂黔石漠化區,石漠化面積一度高達92.3%。如今,這裡徹底換了顔色。
在廣西,與龍磊屯一樣長期飽受窮苦的石漠化地區一手抓石漠化綜合治理,一手抓生态經濟、綠色産業發展,使“治山”與“治窮”相互促進,一個戰場打兩場“硬仗”。
振産業、興水利、暢村路……昔日“九分石頭一分土”的荒山窮嶺披綠生金,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闊。
在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下坳鎮隆壩村龍磊屯的毛葡萄示範基地,村民在管護葡萄(2019年7月24日攝) 陸波岸攝/本刊
毛葡萄“抓住”石頭山
9月中旬,龍磊屯千畝兩性花毛葡萄種植基地裡,一串串紫色毛葡萄下了枝頭,走出石山。
“預計今年的産量能達17.5萬公斤,産值約100萬元。”基地負責人藍鈞說。90後返鄉創業大學生藍鈞的緻富小棋盤,完美“嵌入”了當地政府産業扶貧和石漠化治理的總體布局。
藍鈞想創業,到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調研兩性花毛葡萄的種植經驗。“毛葡萄我們老家也有,而且有很多。别人能做成産業,為什麼我們不能?”藍鈞發現,家鄉缺水少地多石山,毛葡萄“不挑”環境,正好可以變被動為主動,做出産業特色。
藍鈞的想法,與都安縣委縣政府不謀而合。
都安,是“十三五”時期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境内石峰林立,石山面積占總面積的89%。“碗一塊、瓢一塊,丢個草帽蓋三塊”,是這裡昔日惡劣自然環境的真實寫照。
要擺脫貧困、走向鄉村振興,選準産業至關重要。當地政府也看中了毛葡萄根系發達、生命力強,不需要翻耕,而且能“抓住”石頭山裡僅有的土壤,一株可覆蓋一畝石山。當地有“種一次能管50年”的說法。
在石頭縫裡找生機,小小的毛葡萄承載起石漠化治理、脫貧、富民、振興的多重願景。
在當地政府支持下,藍鈞租了260畝荒山坡地、水泡地種植毛葡萄,還帶動了30多個脫貧戶種植了800多畝。
截至2021年,都安縣毛葡萄種植面積達6.4萬畝,年均産毛葡萄鮮果6200噸,加工後産業産值達1.2億元,輻射帶動農戶2816戶11364人,實現人均增收650元以上。
藍鈞的葡萄園已經擴展到1050畝。2021年12月,他用7年汗水澆灌出的千畝基地,獲評為廣西毛葡萄産業現代化示範區(四星級)。
通過種植毛葡萄,藍鈞每年收入數十萬元。“接下來,我們計劃延伸産業鍊,發展毛葡萄酒等深加工産品,持續提升經濟效益。”藍鈞說。
大石山有了“三保地”
青山綠樹,流水潺潺。秋日的廣西百色市田陽區那滿鎮新立村,宛如一幅秀美的山水田園畫卷。誰能想到,這個瓜果累累、生機勃勃的村落,曾是十裡八鄉出了名的窮窩窩。
“以前一下雨,山石混着泥水流到河裡。村裡不通水,大旱時基本沒收成。”新立村黨總支書記羅朝陽說,全村有21個自然屯,以前基礎設施落後,産業結構單一。尤其是住在石山片區的11個屯,生産生活條件非常艱苦。
早些年,村民們靠肩挑手挖,在山下開出了近3000畝坡耕地。但因灌溉設施落後、水土流失嚴重,開地後新建的共聯屯環境依然不佳。
“在山上還有玉米粥喝,下了山連玉米粥都喝不上了。有的人家不多久又搬回了山裡。”羅朝陽說,以前村裡主要種植耐旱作物,增收增産困難,人均年收入不足兩三千元。
田陽區共聯片區節水灌溉示範項目,覆蓋新立村同樂、共聯、亭鬧3個屯171戶群衆的1000畝耕地,解決了困擾多年的灌溉問題。“我們把管道鋪進地裡引來水源,村民再也不用為灌溉發愁。”羅朝陽說。
據羅朝陽介紹,隻能種甘蔗、玉米的旱地現在變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地”,土地畝産值由原來的不足3000元增加到一萬元以上。
2019年,新立村的“水事”已經插上了數字化“翅膀”。如今,田陽區智慧水利大數據管理平台可以在雲端對區域内所有農村供水工程的水質及運行維護情況進行24小時監測。
村裡根據實際調整種植結構、流轉農地,打造3000畝高效農業标準園,香蕉、芒果等特色種植産業蓬勃發展。
2021年,新立村人均純收入躍升至1.6萬元,比十年前增加近萬元。
“我們村處在大石山區和河谷交界地帶,有山有水還有特色農産品,發展鄉村旅遊是條好路子。”羅朝陽說,他們正按照國家4A級景區标準建設“夢裡壯鄉”旅遊景區。
車間建在村裡
廣西崇左市天等縣馱堪鄉道念村立屯,有4支建築勞務隊。100多名立屯村民常年在周邊縣(市、區)修隧道、蓋民房、鋪公路、建水利設施,年創收400多萬元。
“天等”,在壯語裡意為“聳立的石頭”。天等縣近一半區域,呈現石漠化特征。立屯施工隊的過硬本領,是在二十多年鑿石穿山的實戰中錘煉出來的。
立屯四面環山,且大山向中心傾斜,狀如“鍋底”。曾經,村民們在石縫裡“摳”生計,種出的糧食無法解決溫飽。沒有路,果子熟了隻能爛在樹上,養肥的豬要賣,得幾個青壯年擡着出山……産業發展舉步維艱。
經過二十多年鑿石穿山,立屯人鑿通了集交通、排洪等功能于一身的出山隧道,也鑿通了告别深度貧困的“翻身之路”。
本刊記者沿着進屯公路步行,穿越長460米、高和寬各4.5米的隧道後,天夢水果産業示範區映入眼簾。近幾年,立屯通過流轉土地承包發展特色水果種植,規模化種植甘蔗、辣椒等特色農作物。“土地流轉後,每年能獲得2000多元租金。”村民農美萍說。
天夢水果産業示範區,還是促進農民就近就業的“幫扶車間”。村民在園區裡從事除草、施肥、灑藥等勞作,每天工資100元。
走進威印電子廠,工人們埋頭分揀、包裝電子元器件,一片忙碌景象。截至目前,天等縣累計創建就業幫扶車間300餘家,幫助2.23萬人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
如今的立屯,有了連片開發的産業和機器轟鳴的車間。山還在那裡,但再也擋不住立屯人奔向幸福生活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