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業大省的金字招牌,如何在鄉村振興中擦亮?四川鄉村振興着力重點何在?中農富通西部所将從四川省首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10個先進縣分析,希望能為其他地方鄉村振興建設提供一些經驗借鑒。本文主要分析成都市邛崃市這一案例。
邛崃,古稱臨邛。位于成都平原西南,巴蜀四大古城之一。幅員面積1384平方公裡,人口65萬,距成都65公裡,築城置縣已有2300年曆史,西漢才女卓文君與辭宗賦聖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聞名遐迩,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雄藩重鎮,素有“臨邛自古稱繁庶,天府南來第一州”的美譽。
邛崃重塑全域“三農”格局,奮力書寫新時代“三農”答卷,向着“産業興旺、生态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積極探索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
一、聚焦全域統籌,科學開展規劃設計
堅持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着力形成中心城區、羊安新城雙核引領、特色鎮錯位發展的城鄉布局,率先打造天府現代種業園、邛茶走廊、稻漁綜合種養基地三大鄉村振興示範區。
邛崃以“精細農業”為着力點,積極探索質量興農、品牌強農、綠色發展路徑。
為激活土地資源潛力,邛崃首創農村土地流轉風險防範機制,引入保險公司開發履約保證保險産品,助推土地規模經營,大大提升農業效益。冉義鎮建設萬畝高标準農田,打造出川西最大油菜花觀賞基地。“全國種糧大戶”周家林建立金色水稻合作社,流轉3200畝土地,帶動1000多農戶增收。
桑園鎮黑虎村,上世紀80年代就是全國農村綜合改革試點村,如今全面實現土地流轉,集中打造黑虎農莊樂園,同時開設黑虎灘農特産品網絡直銷店,實現傳統農業轉型升級。
2018年,邛崃喜獲“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區”稱号。牟禮鎮小塘村黃翔将傳統糧食種植升級為稻蝦種養模式,每畝增收4900元,一年就增加60多萬元收入。
繼成功創建“邛崃黑茶”“邛崃黑豬”國家地理标志保護産品後,“邛崃漁香米”、“邛崃猕猴桃”又踏上品牌創建之路。邛崃政府、成都電視台、紅旗連鎖聯袂推出“醉美邛崃專櫃”,一批批“邛崃造”農産品相繼在成都各大紅旗連鎖店上市。
二、聚焦質效提升,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累計建成高标準農田33.4萬畝、規模化标準産業基地66.5萬畝,發展糧油規模種植21萬畝、茶葉13萬畝、猕猴桃10萬畝,打造微牧農莊、嘉林生态農場等種養循環示範基地7個,“三品一标”認證農産品達82個,“邛崃黑茶”進入省優秀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建立“龍頭企業(行業協會) 合作社 農戶”農業産業化聯合體經營模式,新建行業協會4個,培育成都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39家。
三、聚焦先導支撐,建強現代種業功能區
突出現代種業戰略性、基礎性核心地位,高起步建設天府現代種業産業園。
一是高點定位。緊扣全省現代農業“10 3”産業體系,着力培育以雜交水稻、油菜種業為基礎,畜禽、水産、蔬菜等種業為突破的“大種業”格局,全力建設“四川省‘大種業’孵化器”“西南種業中心”“西南種業科技創新示範區”“國家級種業價值鍊示範區”,努力為全省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先導性支撐,建設輻射西南、服務全國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産業園。
二是高位推進。強化基礎性關鍵性技術研究攻堅,啟動2.1平方公裡種業總部建設,同步實施種質資源圃、專家大院等10個功能性配套項目,引入中國農科院、川農大等院校共建“三中心一院一室”,與中國農科院共建“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西南分中心”,與省農科院共建“國家品種測試西南分中心”“西南種業創新孵化中心”和四川水稻産業技術研究院,與川農大共建“西南作物基因資源發掘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全省唯一的種質資源中心庫。
三是高效帶動。推行片區綜合開發運營模式,創新“管委會 專業化運營公司”運營機制,探索構建“農戶 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 種業園開發建設公司”的産業化聯合體模式,按照總部科技引領、基地規模生産的思路,累計建成種業科研和生産基地2.8萬畝,新簽約中化MAP、榮稻科技等6個産業化項目,新培育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聚集27家種業及關聯企業,基本形成“育繁推一體化”鍊條布局。
四、聚焦城鄉融合,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突出提升鄉村風貌形态和群衆生活水平,打造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的高品質生活圈。引入社會資本打造郭山茶蘭、高埂遠村等25個川西林盤,依托土地綜合整治推進10萬畝大地景觀再造,建成“椒蘭山房”“竹上花楸”等精品民宿20家,平樂入選全省第一批文旅特色小鎮。
深入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廁所革命等五大行動,啟動130個“美麗四川·宜居鄉村”建設,在全國率先推出無人值守垃圾回收站,改造農村戶廁16306戶,建成綠道網絡220公裡,開放運營省内首條自行車高速。
大力實施農村“五網”建設,新改建農村公路125公裡,獲評成都市“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加快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完成11個衛生院改擴建項目和50個基層衛生室标準化建設,村(社區)體育設施實現全覆蓋,15分鐘便民服務網絡基本形成。
邛崃創造性開展“三問三審三投入”社區工作法,以居民需求為切入,以分級審核為抓手,以多元參與為關鍵,着力構建以組織為核心的城鄉社區發展治理體系,推動共建共治共享。
大同鄉陶壩村是邛崃較為偏遠的山村,卻憑着一部智能手機,一個“為村”微信平台,實現小山村與新時代 “零距離”接軌,黨組織建設、村務服務、農産品銷售、便民生活等全部可以“一鍵”完成。
夾關鎮臨江社區創辦“時間銀行”為愛心“充值”,有效推廣鄰裡守護;羊安鎮探索建立志願服務激勵機制,創建“愛心積分超市”;高埂鎮探索建立“垃圾銀行”,居民隻要把可回收生活垃圾放進去,就可以通過微信提取現金,充分調動了居民參與環保的積極性。
五、聚焦賦能增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
紮實推進國家第二批返鄉創業試點,扶持返鄉人才創辦經濟實體2300餘個,帶動就業5.1萬餘人,全面落實“三權分置”制度,挂牌交易集體建設用地4宗;
推進農村集體資産股份化改革,辦理農村産權抵押融資67宗1.89億元。建立涉農項目資金整合長效機制,通過“農貸通”平台放款955筆、6.23億元;
探索“銀行 龍頭企業聯保 聯合社”“經營權 鎮鄉規模種糧土地流轉風險擔保基金”等融資模式,全市涉農貸款餘額169.88億元。
全域實施“為村”平台建設,開通“農業 電商”6大類85個功能欄目,形成線上線下微黨建、微服務、微治理、微産業“雙軌四微”工作機制。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邛崃積極鍛造“紅色型、技能型、創新型、專業型”人才隊伍,構築“高端引領、中端支撐、底端強基”人才體系。實施“培育 陪伴 種子計劃”,引入大師級技能人才25名,全程指導首批10個村(社區)人才成長,培育鄉村振興技能人才。80後大學生李飄飄返鄉創業,成為一名新型農業職業經理人,建立黑石農業猕猴桃基地,将邛崃猕猴桃打入東南亞市場。
邛崃大力撬動社會資金參與鄉村振興,卧龍鎮引入成都天天樂公司在打造陳大師林盤的基礎上,開發森林體驗項目,讓林盤成為可進入可參與的運動旅遊景區。
國家級龍頭企業金忠食品公司按照“公司 規模養殖戶”模式,在邛崃市8個鎮鄉建立生豬标準化養殖小區,年出欄生豬20餘萬頭。文君茶廠在卧龍鎮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園,帶動周邊鎮鄉茶葉基地32000餘畝,基地農戶年均增收3200元。
省級龍頭企業新興糧油公司建設萬畝無公害綠色食品标準化油菜基地,年收購油菜籽6.5萬噸,帶動油菜籽标準種植20萬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