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地方:擁有瑞士崎岖險峻的山峰,北歐深邃的峽灣,像威尼斯交錯縱橫的小巷,藍寶石般的海灘,曆史悠久的教堂和貴族宮殿,遺世獨立的海島教堂,宜人的地中海氣候……所有這一切都濃縮在僅1.38萬餘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國土面積比天津大一點兒。雖然物價便宜,景美人少,卻擁有奢華的安缦酒店,還有美食驚豔味蕾,曾被《孤獨星球》評選為“年度最佳旅遊目的地“,它就是巴爾幹西南部小國——黑山(Montenegro)。
黑山全稱為“黑山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曾是南斯拉夫聯盟的一部分,2006年宣告正式獨立(2003年曾與塞爾維亞一起獨立,簡稱“塞黑”),首都波德戈裡察,官方語言黑山語。
前南分裂出來的幾個國家裡,中國的翻譯大多為音譯,但黑山卻不是,國名黑山語為Upha Topa,拉丁語為Crna Gora,意為“黑色的山”。其實并不是因為山像煤一樣黑,而是因為植被覆蓋率高,遠遠望去一片黑色,但這個名字卻給了這個國家幾分浪漫和神秘。它目前對持有普通護照的中國公民“有條件免簽”: 持有兩次或多次有效申根、美國、英國、愛爾蘭簽證即可免簽入境30天,或跟随旅行團(2-50人)直接免簽入境。
本圖來自于網絡
帶着對這個國家的好奇,我從克羅地亞杜布羅夫尼克出發,抵達了黑山古城科托爾(Kotor)。雖然這段路僅有90公裡,但由于都是山路,加之雨天路滑,車程約需2小時。
科托爾位于亞得裡亞海科托爾灣的南端,也是亞得裡亞海沿岸保存中世紀古城原貌最完整的城市之一。小城的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3世紀,來自希臘西北部的伊利裡亞人曾定居于此。公元前168-公元476年,它曾作為東羅馬帝國的附屬國,此後又被匈牙利、波斯尼亞王國、奧斯曼帝國、威尼斯先後統治。數年戰争不斷,是科托爾曆史上最為黑暗的時期。1945年二戰結束,鐵托帶領軍隊奪回了科托爾,它成為了南聯盟的城市。随着南斯拉夫解體,2006年歸屬黑山共和國。
相比較政權更叠的人禍,更可怕的是天災。從15世紀起,科托爾經曆了數次毀滅性的地震和蔓延全城的黑死病,要麼房屋盡毀、要麼人畜盡亡,城市幾乎被人所遺忘。面對天災人禍,科托爾人沒有放棄,一次次在廢墟上重建家園,才有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古城。
科托爾古城呈三角形,和杜布羅夫尼克一樣同樣也有三座城門,分别是北側的臨河門(The River Gate)、西南側的臨海門(The Sea Gate)和南端的古蒂茨門(The Guduric Gate)。
始建于1555年的臨海門是進出老城的主要通道,中世紀時是城市防禦體系的最後一道防線。由于當時海盜猖獗,甚至經常假扮商人入城勒索。為保護市民,科托爾政府就把關口設在城門前。
正所謂“城頭變幻大王旗”,城徽随着統治者的更叠而變換。起初是威尼斯的飛獅造型,後來又換成象征着哈布斯堡王朝的雙頭鷹。如今看到的是前南鐵托時代的标志,刻有“1944年11月21日”的字樣,是當時鐵托率領的遊擊隊從納粹手中奪回古城的日子。鐵托奪下城池後絕塵而去,留下一句話:你的我不要,我的你休想拿走。
這句話就被刻在城徽下的長條石上。
科托爾有四寶:古城、教堂、峽灣、群山。前兩個是文化遺産,後兩個是自然風光。1979年,小城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産名錄。古城與教堂,組成了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城市格局;登上從城外一直綿延至山頂的城牆和堡壘,峽灣風光盡收眼底,群山如展開的臂膀,守護着古城。
一說起峽灣,總會想到北歐的挪威。科托爾的峽灣沒有那麼大的名氣,但也是歐洲知名的度假聖地,電影《007皇家賭場》也曾在此取景。
科托爾峽灣位于黑山西南部,是與亞得裡亞海相連的一個由群山環抱的海灣。從地圖上看狀似一個大大的蝴蝶結。海灣被群山所包圍,隻有窄窄的一條水道與亞得裡亞海相連。因此,無論外海如何肆虐,峽灣内始終風平浪靜。并且,峽灣内的海水很深,可停靠大型郵輪。平靜的水面如同一塊美玉。
我抵達的這一天,綿延不絕的雨淅淅瀝瀝。不能上山,就在海邊走走,峽灣果然是無論陰晴雨雪各有風情。
雨過天晴陽光明媚,正是俯瞰整個峽灣風光的最好時刻。沿着古城内的一條小巷拾級而上,一直可以抵達小教堂前。教堂名為Church of Our Lady of Remady,建于1518年。
在教堂前的平台上就可以看到整個峽灣的風光。
城牆從海邊一直延伸至山頂,呈“之”字狀連接起一個個堡壘。
雖然規模無法與中國的長城相比,這卻是歐洲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長城。科托爾為修建這項工程付出了幾個世紀的努力,建設成本高過歐洲任何一座宮殿。長城9世紀動工,到18世紀形成現在的規模。厚度從6英尺到50英尺不等,牆身最高達65英尺。1657年科托爾人就是依靠固若金湯的城牆,抵擋住了奧斯曼軍隊的入侵。
爬了數百級台階俯瞰整個峽灣,古城鱗次栉比的紅屋頂出現在眼前。
在峽灣最窄的“葫蘆口”,有兩座孤島非常顯眼。一座名為聖喬治島(Island of St. George),島上有一座建于12世紀的本笃會修道院;但這個小島是私人島嶼,不允許遊客上島。另一座名為聖母岩島(Lady of the rocks),島上有一座15世紀修建的岩上聖母教堂。
峽灣最窄處的小鎮是黑山最精緻的古鎮佩拉斯特(Perast),鎮上的建築大多都是曾經貴族的府邸,已有三四百年的曆史。在小鎮旁邊的碼頭出發就可以前往海中的島嶼。
黑山流傳着這樣一個傳說:漁夫出海打魚,撈出沉重的石碑,碑上隐約刻着女子浮雕,表情溫柔聖潔,叫人心生敬仰。漁夫認為是聖母顯靈,不敢擅自行動,重新将石碑沉入水底。此後一再折返,當地居民也用許多石塊投入海中。精衛填海,堆成了人工小島,隻為了标記聖母眷顧的地方。數百年來,島上的聖母岩教堂的淺藍色穹頂依然醒目,從最初的東正教教堂到後來的天主教教堂,變換的是身份,不變的是依然靜靜守候着峽灣。
别看黑山國家面積不大,但自駕時間都較長,因為都是山路。從科托爾出發向北,約200公裡,3小時車程,抵達黑山北部的杜米托爾國家公園(Durmitor National Park)。公園位于歐洲最深的峽谷——塔拉河大峽谷。年齡大一些的遊客所熟知的前南電影中《橋》的原型,就是峽谷中的這座塔拉河谷大橋(Đurđevića Tara Bridge),大橋于1937年至1940年間修建,是一座鋼筋混凝土公路拱橋,橫跨塔拉河,長365米,橋到河面149米,主橋拱114米,橋距塔拉河河面172米,有5個拱。在其完工之時,為歐洲最大的公路混凝土拱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遊擊隊炸毀,後于1946年重建并保留至今仍在使用。1980年,大橋所在地杜米托爾國家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本圖來自電影截圖
Tips:
1、 最佳旅行季節:6-10月。
2、 官方語言雖然為黑山語,大部分人英語都很好
3、 其周邊的塞爾維亞、波黑已對華免簽,建議一起遊玩。或從杜布羅夫尼克出發,有一日遊的Tour
4、 貨币:歐元,物價較低廉
5、交通:從貝爾格萊德、杜布羅夫尼克都有前往黑山的大巴,從波德戈裡察每天有大巴往返科托爾。由于山路較多,如果條件允許更推薦自駕
===============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旅行分享師、跨界自媒體人。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近50個國家,200餘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