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星系的形成上講,這麼說并沒有錯誤。每個星系的中心都有一顆巨型黑洞,這個星系也是因為有它才存在的。其實這從我們的太陽系的形成上就可以看出來。
我們的太陽系之所以存在,首先就是因為太陽的存在,當太陽形成的時候,那麼它的引力也就出現了,它吸收的物質越多,它的引力也就越大,太陽集合了整個太陽系中絕大部分的物質,因此太陽也有了足夠的引力來吸引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這些天體和太陽形成了一種引力上的平衡,比如八大行星以及一些矮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等都可以長期圍繞太陽運行,而如果太陽不存在的話,這些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和慧星等天體又圍繞誰去運行呢?所以如果太陽不存在,太陽系就無法形成和演變。
同樣的道理,如果黑洞不存在的話,那麼星系中的恒星又何以凝聚在一起呢?所以如果大質量黑洞不存在,那麼信息也就無法在黑洞附近形成,因為并沒有引力将它們吸附到一起運行起來。而我們觀察星系的話,會發現每個星系中心的黑洞的質量都很大,比如銀河系中心黑洞的質量是太陽的431萬倍,仙女座星系中心黑洞的質量是太陽的1億倍,而有的星系中心黑洞的質量甚至相當于太陽的上百億倍,他們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質量,正是在星系形成的過程中大量吸食了恒星的質量,同時這也造成無與倫比的引力,其強大的引力不但可以将恒星吸附到自己附近運行,也可以将暗物質凝聚過來,那麼這樣一來,星系就在黑洞的引力攝動之下形成了。因為如果沒有暗物質參與的話,星系不可能這麼穩定的運行,其中的恒星在黑洞的引力之下,要麼凝聚到一起成為黑洞的一部分,要麼會因為旋轉而四散飛去,包括我們的太陽系也一樣,太陽系各大天體的穩定運行同樣離不開暗物質的作用。
不過星系的形成不單有賴于黑洞的引力,也需要依賴恒星間的引力,比如銀河系中心黑洞的引力範圍通常被認為隻能達到其半徑數百光年左右,但是由于這裡因為黑洞的引力積聚了大量的恒星,所以這也是一個物質凝聚團,他對周圍的恒星也有着引力影響,周圍的恒星又對外面的行情有着引力影響,所以引力範圍就越來越大,形成了銀河系這樣一個棒旋星系的樣子,當然,這其中還有暗物質凝聚的作用。因為如果沒有暗物質參與的話,星系不可能這麼穩定的運行,其中的恒星在黑洞的引力之下,要麼凝聚到一起成為黑洞的一部分,要麼會因為旋轉而四散飛去,包括我們的太陽系也一樣,太陽系各大天體的穩定運行同樣離不開暗物質的作用
因此黑洞對星系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沒有黑洞就無法形成星系,中心黑洞就相當于星系的發動機,正是它在帶動的整個星系運行。